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七章 再度出发 (第1/2页)
“禀丞相,苏毅此刻出现在城楼之上,江陵恐怕早已落入他的手中,他说,我等如若想取江陵,那便整军来攻,他还说先前戏弄丞相,是无奈之举,望丞相见谅。”曹仁话音一落,曹cao登时大怒,喝道:“竖子好生狂妄!可恨!可恨!”“苏毅那厮这般猖狂,丞相,末将愿领五千精兵,今日必踏平江陵,生擒苏毅!”曹仁重重一抱拳,面带杀气。“丞相息怒!”荀彧望着曹cao,低声劝道:“江陵已失,务必慎重。”“苏毅怎会占据江陵,他只有一个人!怎么可能!”程昱眉头微皱。曹cao凝望着江陵城头,恨恨道:“若不是苏毅,江陵早已是我掌中之物。”“无论如此,事实已是如此,丞相,我等星夜行军,士卒疲惫不堪,况且,军队里又都是骑兵,无攻坚武器,所以,为今之计,只有先行退军,巩固已占领的土地。三日后,步军整顿完毕,便可携带攻城利器,直取江陵,届时,数十万大军围攻,江陵孤掌难鸣,我等不费吹灰之力,即可取之。”荀彧眼中精光一闪,徐徐说道。“文若所言极是,孤险先酿成大错。”曹cao大手一挥,沉声说道:“退军!三日后,再来攻城!”“丞相!”曹仁有些不甘,“末将领军可作先锋。”“即刻退军,违令者,斩!”曹cao面色肃然,声音不容拒绝。“诺!”军令如山,曹仁只得听从。……江陵城楼。望着正在缓缓退军的曹兵,苏毅顿时长出了一口气。大军兵临城下,身上要说没有一点压力与紧迫,那肯定是假的。所幸江陵城防坚固,再加上曹军又都是骑兵,无攻城器械。否则,场上的形势还真不好说。“曹军,退走了。”韩嵩面有喜色,指着曹军离开的方向,快速说道。“德高先生,曹军只是缺乏攻城武器,暂时退走,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回来的。”假如曹cao真要下令不顾一切攻城,苏毅心中还真没有把握。毕竟江陵守军战力堪忧,又不能完全信任。“接下来该当如何?”韩嵩目视苏毅,焦急地问道。“必须早做打算,撤离江陵,与刘皇叔、大公子合兵一处,否则曹军做好准备全力攻城,届时人心思变,你我便有倾覆之危。”苏毅沉声说道。“言之有理,必须立即安排,晚一刻危险便会增加一分。”韩嵩点头称是。“此刻,曹cao的军队势必就在江陵地界驻扎,所以,陆路已是走不得了,为今之计,只有依靠强大的江陵水军,从水路行进,才能顺通无阻地抵达江夏。”苏毅凝望着城南的江水,眼中精光一闪。“如此甚善!”韩嵩缓缓说道。江陵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西部,南临长江,北依汉水,西控巴蜀,南通湘粤,古称“七省通衢”。春秋战国时期,江陵名作“郢”,郢作为楚国的都城,是当时楚国鼎盛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江陵的历史地位与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这也是刘表要将荆州的大半钱粮存放于此的原因。刘表曾自诩“荆州水军,天下无敌”,这句话虽有夸大的成分,但不得不承认,那时即便是江东水军,无论从规模或是战力上,也难以与其抗衡。江陵作为荆州重镇,整座城临江而建,自然水军尤为强大。此刻,江陵城内共有步军八千,水军一万,大小战船近四百艘。虽抵不上曹cao的数十万大军,却也是一支不小的力量。接下来的赤壁之战,刘备的实力能多壮大一分,收获的战果也就自然会多一分。苏毅只想尽快安稳下来,开始自己的种田大业!否则,整日漂泊,东跑西窜,没有一个安定的地盘,哪里能顾得上发展科技?所以,苏毅打算让所有的士卒乘坐战船离开江陵,从水路前往江夏。只不过,如果是从汉津渡口乘船前往江夏,只需一路沿着汉水向东即可到达,速度相当之快。若是从江陵走水路出发,得向南行,沿着长江一带绕一个大圈,才能顺利抵达江夏,这中间的路程要远上许多,自然花费的时间也就要更多。因此,苏毅打算让韩嵩领头,带着大部队自水路出发。至于他自己,依旧带着邓艾、刘羽璃、糜绿筠、刘羽瑶开车从陆路前往江夏。毕竟走水路要花费的时间太久,如果一直耽搁下去,刘备那边肯定心生忧虑。迟则生变,所以,还是得要尽快赶回去。入城的这段时间,苏毅已经提前向韩嵩问清楚了前往江夏最近的陆路。为了保险起见,苏毅又让韩嵩给邓艾、刘羽璃说了一遍,他二人记性好,方向感强,准错不了。“德高先生,接下来请您带着江陵水军前往江夏。”苏毅望向韩嵩,抱拳说道。“那你?”韩嵩诧异道。“在下走陆路。”苏毅应道。“怪不得你先前向我打探前往江夏的路,原来心中早已谋划。”韩嵩点点头,并没有过多询问。作为一个聪明人,韩嵩自是非常清楚,有些时候,问得多了必定会招人厌烦。见韩嵩没有多问,苏毅也是乐得开心,不用多费口舌解释,自然是极好的。“德高先生,形势危急,现在没有时间休息,必须速速传令下去,告之江陵一众文武及水陆两军向江夏转移。”苏毅神情肃然,沉声说道。“如若有人不愿离去,又该如何?”韩嵩双眼微眯,开口问道。“罢了,时间紧急,不愿意离开的,就让他们留下便是。”苏毅不作思考,快速说道。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强行逼迫所有人都离开江陵一同前往江夏。否则,重压之下,万一有人作乱反叛,那可就得不偿失了。“如此也好。”韩嵩点头道。接下来的时间里,撤离江陵、前往江夏的消息迅速在城中传播着。令苏毅有些震惊的是,几乎所有士卒都愿意前往江夏。甚至包括许多百姓,也自愿跟随离开。苏毅心想,或许,先前开仓放粮的举动,让许多人心生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