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码头  (第1/2页)
    中午吃的是烤松果和榆皮面。    松果是赵林昨天捡回来的,而榆皮面是把玉米和谷糠磨成粉,做成用来充饥的糠面。    这种糠面黏性差,用水和不成团,需要加入磨碎的榆树皮,拌在一起才能做成面食。    榆皮面顶饿,但吃多了上厕所会非常痛苦。    食物下肚,赵林脑海里的灵兽图开始发生变化。    第一个格子里出现淡淡的白雾,就像冬季玻璃上的水气,聚集在格子底部。    白雾缓缓向外释放,赵林感觉有一股热气从头顶处流下。    脖颈、前胸、双臂、后背、腰腹……热流经过哪里,哪里就生出勃勃生机。    片刻之后,白雾释放殆尽,身体上的变化也停止了。    “吃的不好,就只有这么一点元气!”    赵林并不感到惊讶,根据脑海中的记忆,白雾是灵兽图从食物中提取的元气。    精魂引导元气,促使身体进化。    老黄牛的精魂引导这些元气强化rou身,增强赵林的力气。    如果他吸收的是狗的精魂,那么进化的就是他的嗅觉系统。    不过他现在的力量跟牛还差得远,这是一个逐步持续的过程。    “爹娘,我想去县城里找份工。”    赵林神色郑重地对父母说道。    他想挣钱,吃rou!    只有吃得饱,吃得好,才能给灵兽图提供足够的元气。    “去县里?”    赵父和赵母闻言都是一愣。    赵母最先反应过来,道:“县城太远,人生地不熟的,要去也是去镇上。”    “对了,你哥在金大户家干过,找人去说说兴许能成。”    赵林轻轻摇头,“金大户家招的是短工,三天两头换人,而且听说最近找活干的人多,工钱压得很低。”    “进城的人也多……”    赵父接过话头,说道:“周围几个村子,我就知道两个人在城里谋到生计,一个是铁匠,一個会磨豆腐。”    “咱家是种地的,没啥一技之长,进城只能卖力气,你过年才十六,怕是争不过那些身强力壮的汉子。”    赵林忽然笑了,说道:“爹娘,你们还不知道,大病之后,我的力气忽然变大了。”    为了让二老放心,他决定把实力显露出来。    “病好了力气变大了?”二老面面相觑。    “不信你们看。”    赵林说着走到院子里,老爹老娘不明所以,也跟着走出来。    院子里有一个磨谷的石碾子,赵林单手抓住碾槽底,连着碾子一下举过头顶。    石碾子不算太沉,但一只手随意地举起来,就是村里的那些壮老爷们儿也未必能做到。    赵父目瞪口呆,“你怎么……”    赵母眼睛看不清,偏头问道:“林儿做啥了?”    “他一只手把石碾子举起来了。”    “快放下,别伤着!”    赵林把石碾子放下,拍了拍手掌,“爹娘,这下你们信了吧?”    赵父连连点头,“好,我儿这么大的力气,说不定真能找到活干。”    赵母道:“快晌午了,要不赶明儿再去。”    赵林从挂架上取下葫芦,装满水系在腰上,一边说道:“我先去问问,早点谈成,就早一天挣钱。”    赵母赶紧回屋,拿了几张糠饼出来,“拿着,路上饿了吃!”    赵林眼眶一热,把饼子揣进怀里,转身大步出门。    “你知道路怎么走嘛?”    “这孩子,路上小心。”    二老在身后叮嘱,赵林挥手道:“爹娘,你们放心吧,在家安心等我。”    ……    清河县离三家村二十多里地,去年交粮的时候赵林跟兄长进过一次城。    他昨天晚上考虑过,虽然镇上也能挣钱,但是要深入地了解这个世界,还是应该在人多繁华的县城。    一路疾行,赶在未时时分,也就是下午一点钟左右来到县城东码头。    清河县依山傍水,地理条件优渥,在应州也是数得着的大县,加上周边村镇,户口超过二十万。    冬季小河结冰,大河却是畅通。    码头停泊着许多的渔船、客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