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十七章 王崇光落幕 (第1/2页)
王崇光在同光郁闷不已,却不知道,有些人早就盯上了他这块已经不肥的rou。 程思楚自杀后不久,随着匡浔病死于湘州,帝都的崔琰想接替老师掌管集贤苑与国子监从而成为天下士子的领袖,而朝上确有不少人认为做了多年地方官的王崇光早就应该被召入帝都,而且河中不少大族都暗中支持着王崇光,这终于导致崔琰与王崇光关系的彻底破裂。一日,崔琰、王之孚二人协同苏勇涯等几位老臣突然给皇帝送来诸多大臣的奏折,都是参河中王崇光的,说其早有异心,因而其在剿灭匪军的过程中才不出力。其实皇帝对其也早有不满,在平叛过程中,不善兵事的王崇光确实一直有意保持实力,不肯出全力。 崔、王、苏、裴等人都是老臣了,林从观死后,皇帝不得不倚赖这几人。但实际上,崔、王等人与江孜、苏勇涯关系很微妙,因为江孜实际上继承了林从观的政治遗产,而且他与苏勇涯合作,一定程度上坚持了许多林从观法改革措施,林从观当年喜欢提拔地方官,不限于军、户、礼出身,而裴、王、崔等人是匡浔之徒,是科举派的代表人物,与地方豪绅大族关系紧密,因而,虽然他们在地方藩镇事务上合作颇多,但在朝堂上又时常因政见不和而争吵。但此次,裴、崔等人在上疏之前已经暗中联系过江孜,他们在打压王崇光的问题上取得了共识。 于是,退朝之后,江公公给皇上献策,让皇上下诏,将河中的盐井、铁矿收归中央管理,试探一下王崇光的态度,并借机打压一下他。然而,无人能想到,这个小动作竟招来大祸。 王崇光自知朝廷早就意欲削弱藩镇实力,但又不敢与李淄坐和朱魁正面冲突,便欲拿他下手。一来可以试探一下各地方的态度,二来实实在在地削弱自己。 他思来想去,终得一计。几日后,他派人假扮成景阳来使带着一份诏书前往晋阳,说是皇上为jianian人江孜、李思恭等人挟持,派人送出衣带诏,请求个各地方节度使发兵救援,当然,这诏书是伪造的。 这些年,北辽势力逐渐做大,近来时常sao扰边境,尤其是在自己南下平乱之时,数万大军曾陈兵边境,虎视眈眈。此时,李淄坐已命令李在元和李济科父子前往云州支援一直坐镇北方的大将张成旭,现在留在他身边只有石恒。这时他想起来自己的弟弟李淄信,自从上次李淄坐归来,他弟弟就被他监视起来。毕竟无人可用之际,还是亲兄弟信得过,其实李淄坐早就想和弟弟和解,正好借此机会。 “如今皇上再次蒙难,我怎能坐视不管?”李淄坐此人的信条就是,他和皇帝亲如兄长,他今天的一切都是皇帝给的,他必须效忠皇帝。 “虽说有诏书,但若其他各地方都不配合,我们悍然出兵,一来没有绝对的把握,二来也很危险。”石恒说出来他的担忧。 就在这话语间,河中使者求见,带来王崇光的书信。 “看来皇帝真是遇到了大麻烦,也给王崇光去了诏书。王崇光还说,这江孜等人以皇帝名义想占他河中盐铁,一旦成功,下一步就该轮到我们安州了。”李淄坐看过书信对众人说。 “那兄长就去吧,”李淄信说到,“虽然你我有恩怨,但毕竟是家事,如果兄长若要出征,我定倾力协助。” “愿与头人再入帝都。”众人齐声喝到。 于是,李淄坐与王崇光共同发兵,大军以“清君侧”名义朝帝都袭来。 江孜、李思恭等人只好带着皇帝和王公大臣逃往凤翔,倒是这次,百姓并未多焦急,这北境之兵毕竟不是外来的贼军。 张钧飞一点都没想到这安生日子没多久,又是大乱将至,更是没想到李继存的父亲居然也叛乱了,倒是这“清君侧”,他觉得还挺名正言顺的。于是,他并未前往凤翔,倒是主动请求前往汴郡请梁国公出兵,顺便去拜会一下这个疯子一样的朱魁,打听一下李继存的下落。 李淄坐大军还未进入关州,皇帝和大臣们就逃亡了凤翔,这让李淄坐感觉有点不对劲。 “头人,我们是不是不应该继续进军景阳了,那样我们不成了乱臣贼子了吗?”众人都劝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