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0章 借力打力 (第1/2页)
第111章借力打力 赵佗心里很没底,身边带的几名文吏才能也一般般,他平时根本没个商量的人,现在遇到韩信这个六边形战士,他岂能轻易放过? 任韩信如何推辞,他就是要拜韩信做大哥,韩信只能勉为其难收下了这个弟。 赵佗让人取来酒碗,大半夜,二人在军帐中歃血为盟,不,是歃血为异姓兄弟。 各自饮下参合着两人血液的米酒,赵佗躬身又是一拜,“弟拜见兄长!” 韩信这时候也端起了兄长的姿态,双手扶起他,“贤弟快快请起!” 赵佗又顺势拉住韩信的手,请他上榻,“兄长这些时日辛苦了,今夜便歇息在此,我二戎足而眠!” 着,吩咐人端水来给韩信洗漱,韩信也不推辞,待亲卫端水进来,简单洗漱一番,上了床榻。 赵佗的床很宽敞,两人各睡一端,倒也不必挨着,只是鼻息间都充斥着淡淡的脚臭味,最后还是赵佗忍受不了,钻过来和韩信并肩而眠。 “兄长先前到,征服南方百越,重点不再夺地,而是征服人心,弟想请教,这人心到底该如何征服?” 先前直接询问韩信征服百越的办法,韩信以职位低下,不敢妄言拒绝了,赵佗这会儿变聪明了,开始拐弯抹角地请教。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韩信还是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对于南方百越,先不论百越,对于南越,你了解多少?” 赵佗颇有些自得道,“百越我只略知些皮毛,但起南越,放眼整个秦国,怕是没有人比我更清楚,在此驻扎两月余,我往各处派遣斥候,差不多探查清楚南越山川河流。 此处地形北高南低,众川发源于三面群山,奔流入海,根据来路不同,主要河流有三:北江、东江、西江,最后三江汇于番禺。 北江由梅氏控制,首领名唤梅绢,几年前随越王勾践的五传孙定居台岭,没多久,越王病逝,无子继承,部族推举梅绢为君长。 台岭地势险峻,梅绢在溪水之源头修了一座城,派重兵把守,算是岭南最大的一座城。” 赵佗语气中不自觉带上轻视嘲讽之意,据斥候描述,梅绢修的那座城还不如中原的乡邑大,相比中原,南越各方面落后不是一星半点。 初来南越时,秦军上到屠睢,下到兵,看到这里没有城池,百姓还过着火耕水耨的半原始生活,那种来自发达地区的优越感油然而生。 他们轻视越人,直到现在,多数人依然如此。 屠睢以雷霆之势平了南越,又急进西瓯,除了因为跟秦始皇夸下海口,两年平定百越,还因为他对越饶轻视之心。 赵佗驻扎这段时间,虽然已经意识到了越人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但到人文等方面,他的态度还是带有轻视之意。 赵佗继续跟韩信普及他自己所了解的南越,“南越五部,水牛部居西江,马蜂部居东江,羊部居番禺,这三部是种水稻为生的。而蛟部位于沿海一带,蛇部则散居于丛林之中,您招降的桂国主要居离水附近,按我大秦对越饶划分,是属于西瓯……” 赵佗了很多,有这里的山川地形、气候水系水文,还有他所了解的一些部族的地域分布。 完,赵佗转头看着韩信,“兄长,我知道得够多吧?” 韩信想不给面子的一句,你知道的这些只是皮毛,不过听赵佗带着想让自己夸一夸的语态,韩信还是给了他一些肯定,“能主动了解时、地利、人和,不错……” 赵佗嘴角咧了起来,却听韩信又道,“不过,作为一军之将,这些本就是你应该知道的最基本情报,而其中的人和,伱只能算略知一二,各部之间的既往争斗,全然不知,各部的人文习俗,也全然不了解,还迎…越饶需求是什么,你知道否?” “啊???” 赵佗表情一僵,呐呐不能言。 跟韩信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