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7章 不上不下 (第1/2页)
第218章不上不下 韩信把秦始皇从鬼门关强行拉回来半个时辰,只是单纯的不想看他抱憾而终,从没想过皇帝会下这样的遗诏,最重要的太子人选不立,反倒先封个摄政王出来。 这位强势了一辈子的帝王,临终时依旧强势的认为,他的臣子会无条件遵从他的命令,更没想过下大定之后,韩信这个摄政王该如何自处? 从古至今,摄政之人,除了周公有好下场外,其余皆不得善终! 伊尹为太甲所杀;共伯和被周史官从典籍中抹去,只剩下只言片语;鲁隐公为其弟鲁桓公所弑。 待平定下后,韩信是继续代行君权,还是还政于新君? 有没有想过新君接不接受上面有个假老子管着他? 当年秦始皇自己尚且不满上面有个仲父处处掣肘,如今却给儿子找个摄政王? 更过分的是,韩信和扶苏同岁,让一个和自己一样大的同龄人来管自己,就算扶苏脾气再好,心里也会不得劲。 而且这子如触纯,身边再出个jianian佞之徒挑拨挑拨,指不定他会干出什么蠢事。 韩信也不能像带自家儿子一样,把扶苏带在身边教导,就算韩信愿意,扶苏也不会愿意。 还有那句百年之后除王爵,子承袭侯爵,意思是让韩信这个摄政王当到死吗?让扶苏做一辈子的傀儡?这可能吗? 至于还政于新君,真到了那一,韩信已经大权在握多年,就算韩信想还政,他的亲信臣子也不会同意,新君更不会放心。 能遇上秦惠文王一般,杀其人用其政的明主算是韩信的幸运,否则交出权利的那,可能就是政毁人亡的时候。 韩信觉得,自己似乎被秦始皇给坑了,他两腿一蹬,把烂摊子丢给自己来收拾,收拾好了下场却不一定好,除非废帝自立。 也许秦始皇当时下此诏书时,只考虑过扶苏老实,不争不抢,心性也很良善,只要韩信为他稳住江山,扶苏便一定会尊敬、善待韩信,犹如龙虎风云会,相互之间肝胆相照,义结金兰,韩信以一腔热血报国安民,扶苏以圣明君心真诚相待。 君圣臣贤,那也要君臣二饶治国治政理念相同。 下若安,扶苏一辈子都不会想着外扩,他会守着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好好经营,就算偶尔被外邦撸一撸,也会想着以和平手段来解决,或者被动防御。 他学习的墨家非攻思想,是反对一切非自卫的战争。 韩信却不一样,大权在握,他如何能忍得住吃着碗里的不看着锅里的?再怎么着也得把月氏、西域、朝鲜半岛这几个地方划进来,能再打到中东去就更好了,那一片沙漠下面可都是宝贝啊! 治国理念不同,韩信若立扶苏为帝,可以想象来日君臣之间的关系会有多紧张。 如果不立扶苏,蒙氏肯定不乐意,蒙恬掌管着云症九原、雁门三郡,云症九原刚迁过去二十万民夫,整合起来就是二十万军队。 蒙毅是中郎将,皇帝近身的郎卫都由他管。 这兄弟俩一外一内,此时的蒙家确实有资格要求摄政王立扶苏为帝。 其实对韩信来,立个毫无存在感的皇子,更利于摄政王集权,不过这样做的话,满朝文武恐怕更没有人会支持他。 政权,还是得由枪杆子里打出来才稳固,这个道理几千年不变。 没有这劳什子摄政王,韩信回了上郡便能蓄养兵力,静观其变。 现在被架在这上面,不上也不下,反而不好施展拳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