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论道只在笑谈中 (第2/2页)
了,因为修道的起始,就是从怀疑开始;修道的过程,就是解惑的过程。 若不怀疑自身,不怀疑世界,怎能借假求真,寻到真正的自己,寻道真正的“道”? 他今日化欧阳克是假,化李志常是真。至于理由……需要么? 随心所欲,率性而为矣! 接下来赵玄并没有打扰李志常,无边无际的沙漠中,寂寂无声,一队骆驼悠然前行。 烈日下,赵玄坐在骆驼上,左手提壶,兴而饮酒,双脚一摇一晃的自由摆动,在这充满死亡气息的沙漠中,竟衍生出一丝轻松写意的生机。 时至傍晚,李志常方从沉思中醒来,眼中迷茫之色虽未尽去,却焕发出一种别样光彩。 驱着骆驼来到赵玄身边,一拱手道:“多谢师叔祖化之恩!”神色之间虽然一如既往的恭敬,却少了一丝拘谨。 赵玄满意的头道:“看来你想通了很多事。” “多亏师叔祖指,若没有师叔祖的当头棒喝,弟子恐怕一辈子也稀里糊涂。”李志常笑道。 两人都没有什么事,因为这种事想通了就是想通了,想不通就是想不通。而且每人想的都不一样,想得不得。 赵玄看着变了一个人似得李志常,忽然问道:“你现在,信不信我是在化欧阳克?” 李志常愣了一下,旋即笑道:“师叔祖是便是,不是便不是。我只知师叔祖化了我,至于欧阳克,师叔祖还没做,我怎么知道?”他既没有不信又没有轻信,且毫不隐瞒,轻轻松松的出来,足可见这半日之间进步何等神速。紧接着竟还开了一个玩笑:“不管师叔祖不化,但昨夜的行为,足可称之为一个‘盗’字!”这种“不尊”的话,若是放在以前,他是万万不敢出口的。 赵玄笑而不语。 李志常讶然道:“师叔祖不解释解释么?”
“解释什么?” “师叔祖对于那个‘盗’字的评论,似乎并不认可,也并不在意啊。”李志常笑的十分莫名其妙。 赵玄盯着他看了一会儿,渐渐明白了他的意思。 他这是道行骤然提升,尝到了甜头,想要就地论道,或者是在问道! 至于论道还是问道,取决还在于自己。 如果自己能够回答上他的问题,那么他就是在问道;如果自己也回答不上来,或者回答的不能够让他认同,两人便会论道! 赵玄想通此理,悄然一笑,看着李志常,玩味道:“还记得《阴符经》中篇第一句么?” 李志常头,眼中闪过一道异彩,还有一丝丝兴奋的光芒。 赵玄猜的没错,他确实是挑个由头,想要问道,但是没有想到赵玄这么容易就答应下来,当下张口便背道:“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正是《阴符经》中篇第一句。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何解?”赵玄忽然问道。 李志常想也不想便答道:“‘天’是生‘天杀’的,如‘易’逆数也,‘生’生它的那个。” “‘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又何解?” “万物赖天地而成,待于天地,自受天地所盗也。人赖万物以养,待于万物,自受万物所盗也。万物赖人以化,待于人,自受人之盗也。” “‘三盗既宜,三才既安。’何解?” “三盗宜者,天道定人,人道法天也。以相赖故,故安。”李志常一边回答,双眼却越来越亮。 此时虽是赵玄问李志常作答,但赵玄却把李志常之前关于“盗”的问题的答案藏在李志常现在回答的答案中了,这才让李志常越答越是兴奋,越答越是明悟。 只听赵玄毫不停歇的继续问道:“天盗万物因万物赖其所成;人盗万物因万物赖其所化;万物盗人因人赖其所养。三者以相赖故,相生相安,盗可称之为盗乎?” “不可!”李志常到此再无半分犹疑。 “为何?” “恩生于害,害于恩。明之者,两得。故谓世间教化‘德山棒’‘临济喝’最亲。天人万物以相赖故,故盗不称谓盗。言盗者,失道废德也。” “我是人么?” “自然。” “钱不是万物?” “当然是!” “既是万物,人盗万物如何?” “盗不称谓盗!” “盗乎?” “非盗!” “道乎?” “非道!” “非盗非道,何也?” “道也!” 两人相视大笑。 这一番非盗非道又是道的言论,若让旁人听见,恐怕只会以为他们是神经病。也只有两个人自己知道,两人口中两个“道”中的区别。 只是在大笑过后,赵玄的眼中却又闪过一丝失落。 李志常能够找他问道,他又找谁问? 王重阳复生? 相比下来,他还真希望李志常日后不再向他问道,而是达到能够论道的地步。 古之八仙亦师亦友,他亦想找一位道友。 可现在的李志常,还不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