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 第二步在北京之慈禧 (第1/2页)
世界远比你想象的更残酷。根据墨菲定律,没有最残酷只有更残酷。 胡小岩只是觉得有时候做点事情为什么就是这么难? 按照汉阳铁厂的标准,一个钢铁厂做超过汉阳的标准,那么第一期五百万两的白银是一定要的,这还不包括挖角需要的人工费。淮北和马鞍山两个铁矿,这就意味着一千万两,还有煤矿,要整体计划起来,没个两百万是办不成的。而钢铁厂又不能没有电力。火电厂是必须建的。目前爱迪生正在推他的直流电,但胡小岩肯定要建交流电。交流电早期建设加上电线厂等等的配套设施没有五百万拿不下来。这还是往少里说的。 等这些建好好,钢铁厂出钢了,问题还没完。因为这两个钢铁厂属于私人性质的,国家是不负责销路的,同时他还面对汉阳铁厂行政上面的压力。也就是只要是国家工程,还有与盛宣怀相关的工程基本都只会用汉阳的钢铁。那么这两家钢铁厂的销路怎么解决呢? 只好再建铁路了。只有铁路才会消耗大量的钢铁。从淮北到马鞍山段的铁路是首选。因为马鞍山需要用到淮北上好的精煤。 而建铁路又是一笔大的开销。 细细算来两千万两就想发展好安徽的重工业,资金其实还是蛮紧张的。 这么一件利民利国的大好事还不需要满清朝廷出一文钱。结果满清官僚对此却并不热心。原因很简单。他们宁愿这两千万被他们“自己人”瓜分掉。 就像日后的醇亲王载沣说的一样,大清国都快完蛋了,现在不多捞一点,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 于是举国上下都开始捞银子。没几个朝廷大员是正紧做事的。 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胡小岩第一次非常认同上帝! 醇亲王载沣做事还是很将就的。他收了钱,就真的将胡小岩的计划放到朝堂去讨论。只是因为钱不够,所以他不发表议论。 从上到下一大堆朝臣倒是很给面子。然后得出一个结论:这做计划的小子谁啊?太不懂事了!居然满朝上下谁都没收到这小子一毛钱的疏通费。 胡小岩从陶成章那里听到朝臣唧唧歪歪的言论后,就再也没有做任何尝试了。因为他已经绝望了。 满清上下官员也就李鸿章一系和张之洞一系的几名大员还在尝试做洋务,但这些大员最年轻的都已经六十岁了!他们还能做几年?如同历史上的李鸿章,也就两年命了!他老人家的身体事实上已经很不好了,只不过硬撑着罢了。还有张之洞今年六十二。按照李鸿章的寿命去计算,老张最多还能活个十年。而刘坤一则已经六十九。这位大佬也活不了两年了。等这批老臣一死。中国的洋务就会彻底完蛋。 袁世凯时期好歹还发展了一下原本的洋务技术,并且派遣留学生。但等袁世凯一死,举国上下的洋务几乎全部停止。因为举国上下的大员们都在抢着扩编打地盘呢!此后的三四十年中国的科技不仅没有任何发展,反而退步了很多。无数的技术人才不是病死饿死,就是被拉上战场。几十年的洋务运动成果毁于一旦。 胡小岩等不起,却不得不等。幸好蔡元培等人知道情况下,在上海滩为他筹集了十万两。这些是他们能拿到的最大好处和借款。 大学的建设已经开始。无数的洋灰厂和粮食店铺在宝山相继开工。听说容闳已经在洋技师的帮助下,将大学的大致的效果图做出来了。工地上现在正在外围修路和建围墙。内部也正在建下水道和地基。 一连十天后。还是自己人可靠!胡小岩从这一刻开始再也不相信任何满清官员,包括李鸿章。 胡小岩将计划书彻底撕的粉碎,只留下淮北煤矿和马鞍山的铁矿建设计划。然后重新递交到醇亲王载沣,并附上十万两的票子。票是晋商票号开出的。南京北京上海和山东等地都可以及时汇兑。 然后第二天,胡小岩就得到了慈禧的召见。 胡小岩因为腿脚不便,居然被太监们搀扶着进了暖阁。见到了大清国最有权势的老女人。 按照规矩,胡小岩不得不戴着个假辫子地下跪磕头。一边磕一边诅咒。 慈禧自然是听不到的。 胡小岩也看不到她。慈禧本人端坐在一片帘子后面。只听到一声“起来吧。” 李莲英在边上咳嗽:“小李先生,起来吧,太后赐坐。” 胡小岩高呼万岁后在小太监的扶持下终于坐了下来。就这么一会儿,就疼的他汗水如珠。 只听李莲英轻笑道:“小李先生有心了,看他激动的。看茶吧。” 慈禧不言不语,等胡小岩象征性地饮了一口茶。才缓慢地说道:“李先生有心了。你的文章哀家看了,也只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