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二章 魏军出征 (第2/2页)
愿意看到一个更加强大的魏国。 说着,周扁掀开了马车的窗帘,窗外,透过护卫在马车旁的王室护卫,远处是密密麻麻的一层层的魏国步兵,手持长戈大戟,步伐整齐而坚定,这支雄军就是这天下排名第一的魏武卒。 “我们的一些行动必须再加快了,必须不能让魏军攻破邯郸。”放下车帘,收回目光,周扁的目光焦急起来。 宁越也皱起了眉头,这是一件很难办的事啊。 但事关王室,事关天子,再难办的事也要办,只是王室目前的手段还是太少,并且身在魏营之中,很多招都不能用,所以君臣说来说去,无非还是要在齐秦楚等国造势以及变相支援一下赵国的事。 “看来齐国很快就要参战了,看来有些事必须提前了。”宁越说道,君臣两个,一个根据记忆中的历史经验,一个根据对列国形势的判断,都做出了这个判断。 “是的,不过首先还是得把消息送出去。”周扁说道。 于是君臣三个立即开始忙碌了起来,由周扁主持,宁越书写,然后由樊馀来加密。到了这个时候,王室的密文又升级,不再是阿拉伯数字,因为这样一旦被魏人抓住就很容易会引起怀疑,所以变成了刺在衣服上的黑点,就像常见的衣服装饰一样,樊馀已经不止一次做这个事了,好在这个文言文的时代,字并不多就能表达很多意思了。 衣服是本来就藏在了车厢底部的,普通的衣服,待会会送出去给一名普通护卫穿好,然后再装病不能随军。装病是喝了特定的药水,看起来就像是重度风寒一样,这么仔细也是为了怕引起魏军怀疑,毕竟想来所有的军事行动都是会注意保密的。 但这次还是很顺利的,魏人只简单看了看,就把这名看起来很倒霉的王室护卫给留了下来,根本没有搜身什么的。 不过很快,周扁就知道在强大的实力面前,魏人并不需要过于担心什么。 自从转而向北之后,魏军就明显加快了步伐,每日行军超过了百里,在机械化的军队之前,这已经是现代强行军的标准了,或许还超过了现代强行军的标准,拿腿走路,或许古人比今人还要强些。 连续多日的强行军,王室一些随从的步行速度都有些跟不上了。幸好魏军早有准备,有很多拉货的马车随行,虽然简单,但若真有人实在走不动了,还是可以歇歇脚的。不过显然,歇脚的都是王室的随从,护卫们还是跟的住的。 大军自三月二十出安邑,二十二日折向北方,二十五日在新田渡过汾水,绕过韩国的平阳邑,然后继续向北,四月五日就到达了平周邑,这是魏国东北方向的一个小邑,向东再渡过汾水便是赵国了。 一路急行军至此,便是周扁每日坐马车都有些腰酸背痛,好在或许魏侯是为了体惜兵力,大军在此休整了一天,但晚上樊馀的回报让周扁知道,原来汾水上的船只并没有按时准备好,魏军不得不休整,樊馀亲眼看见一名军官在军营前挨了打,魏侯这是动真格了啊。 四月七日,大军花了整整一天时间才渡过汾水,汾水以东几里处便是邬县,一座城墙仅一人半高的赵国小城。显然齐人得到消息太晚了,并没有来得及布置太多防守力量,所以当最后一名魏兵踏上汾水东岸时,魏军先锋便已在邬县城中造饭了。 四月八日,魏军继续向东,当晚便歇在了离着邬县只有一二十里地的中都邑中,这中都便在后世的平遥城附近,或许便是平遥的前身。 这两个小城紧挨着魏国,但显然赵国方面并没有想到这里会成为魏国大军的进攻方向,所以兵力总共只布置了一千多人,而更多的兵力则布置在了中阳附近,中阳邑在魏国的正北方,也是赵魏多次交战的地方,长期驻有数万赵军,但这次赵人失算了。 魏人的急行军便是放在后世也是令人吃惊,所以周扁相信,当魏军出现在赵国的土地上时,魏军行军的方向转向北边的消息,应该还没有到达邯郸。而此时,魏侯已经以极其强势的方式站在了赵国中都邑内。 在中都邑内,魏军并没有歇脚,继续向东出发,一路向东便是面朝邯郸了。 其实在中都的北边两天路程处还有一座赵国大城,晋阳,不过这是赵国开国的都城,城池还是有些高大,兵力也相比中都邑要多一些,一开始的时候周扁也想过魏侯会不会攻打这座城市进而扩大魏国安邑以北的土地,但想到政治意义不大,且军事上也不是那么容易攻破,所以就认为了魏国最终目标还是邯郸,现在看来果然如此。 往东走了两日,魏军先锋又破了赵国的马陵邑,这是一座小邑,并非是孙膑杀庞涓的那条古道。这些小邑都是晋阳周边的卫星城,乃是赵国起家的地方,不过显然魏军只从外围走过。 然后魏军又继续向东强行军,一日百里,五日后攻破了橑阳邑。橑阳邑在太行山以西,先属韩国上党郡,后被赵国占领,在中国很多小城都有几千年的历史,橑阳也不例外,后世这可是左权将军牺牲之地,遂改为左权县。 再往东走便是太行山脉了,这一路由于魏军急行军,赵人未来得及反应,所以并没有受到什么阻挡,但走山路乃是行军大忌,魏侯也不得不谨慎,于是大军在橑阳邑休整了一天,不过周扁却相信,已经有大量的魏军斥候孤身前往太行山脉了。 两日后魏军便渡过了彰水,深入了太行山。不过这一截太行山北脉并不十分高大,路途也有几条,倒是不如南边雄峻了。只是山路还是难走的,魏军的行军速度不得不放慢到了每日四五十里路,有些地方往往不是路,而是一块乱石堆,车辆无法行走,只得靠人来搬。周扁自然是不会下车,倒是苦了那些王室护卫,不过这也是好事,王室的军队或许以后也会走上这样的路,这两年跟着魏军,倒是学到了不少行军经验。 太行山中也有几次遇见小波赵军sao扰,不过却并没有让这支天下强军停下步子,甚至有几次周扁在中军根本就没有听见声音,只在后来才听樊馀打听来的消息说过。 等翻过太行山,就已是十日之后了。 一下山便是武安邑,一座很古老的城市,一座到了两千年后还叫武安的城市,横在了山下,横在了邯郸城西。 四月二十八日,十几万魏军结束了三十多天的行军,沿途攻破了数个赵国小邑后,终于在一座大邑面前停下了步子,他们必须攻破这座城,因为这座城的背后就是邯郸了。 而此时的邯郸城中,赵宫正殿,一群大夫将军,却还正在争吵不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