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四章 南下大梁 (第2/2页)
和士子们早就见过了的,但都是高价从临淄买来,这次在安邑直接便有了售卖,价钱低了许多,量又足,真的是供不应求啊。但买卖的秩序很好,因为满城官吏都早就得到了警告,这卖纸坊是公子昂的产业,谁也碰不得。 到了四月底的时候,魏军终于集结完毕,要开拔了。 这分明就又是多事的一年,而事实上,自从周扁穿越到此,似乎每年都是多事之秋。 四月的最后一天,魏军在安邑西郊誓师,由公孙痤为帅,随后便向西开拔。 与此同时,数匹快马自东而来,跑破了马蹄,也磨破了骑士的屁股,但没有人会在意,因为他们必须把齐军出动的消息带回安邑。 齐军终于出动了,仍旧是十多万大军,仍旧是陈琪为帅,段干朋为军师。经历了多次面对魏军的溃败或僵持后,齐侯终于下定了决心,要去摸摸魏国这只大老虎的屁股了,所以在临淄出师的时候,齐侯便喊出了攻打大梁,匡扶王室的口号,号称五十万齐赵联军南下围攻大梁,魏人不放回周天子便不退兵。 经过多年的努力,周扁终于看到了一丝回洛阳的春光。 齐侯当然不是说着玩的,齐军在卫国境内和南下赵军顺利会师,直指大梁。赵侯似乎也发了狠,放掉了灵寿,开始了向魏国的复仇。 于是,天下诸侯的目光又投向了魏人,此时,魏国大军尚未渡过西河,齐赵联军也未逼近大梁,魏侯将如何应对?是继续攻打河西而让大梁死守,还是回师大梁,击溃齐赵联军? 周扁心中也很忐忑,都到这一步了,能顺利吗?可谓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周扁只能以此聊以**。 然而齐赵联军却在大河边停了下来,每日只是准备舟排,并未立即渡河,显然是在等待。魏军竟也没渡过西河,似乎也是在等待。当两边的信使拼了命把消息送到周扁面前时,周扁的第一感觉就是诡异,毕竟王室的探子少,两边的军队或许已经等待了多日。 他们都在等待对方先动吗?看来齐赵的决心还不是很强啊,周扁不由不叹气。 但这是个信息传递基本靠人跑的时代,他们的等待能得到及时的消息吗?或许两边都只是在犹豫,所以周扁的第一感觉是一种说不出的诡异。 然而就在周扁想着要不要假冒齐赵信使,给齐赵一个魏军已渡过西河的假消息时,最新的消息来了,齐赵联军悍然渡河,直接南下大梁。转眼间即是六月初,齐赵二十多万大军终于兵临大梁城下了。 大梁,这座当代最为庞大最为壮观的城市,这座将在历史上数次大放光彩的城市,这座即将承载无数次灾难的城市,在即将建成且魏室尚未迁入之时,就迎来了自己城市史上的第一次兵灾。 由于魏军主力在西边,所以齐赵联军未费多大力气就攻破了大梁北边的几座小城邑,很快二十多万人就兵锋直指大梁。 六月十日,正是夏季酷暑之时,二十多万齐赵之士出现在了大梁城西门外。由于城池放在那里不会动,所以攻城一方可以自由选择攻城方向,齐赵把西门作为主攻,显然是要避开正午和傍晚的太阳,若不是考虑要绕一个大圈,只怕还会选择南门作为主攻。 巍巍大梁城的确是战国时期最大的城池,作为魏国在鼎盛期所新建的都城,整个大梁一圈的城墙高达三丈,东西北三面各两个城门,南边三个城门,这不仅在战国,就是放在后世的汉唐乃至明清,都能算是一座巨大的坚城了。不然也不会百余年后天下无敌的秦军愣是攻不破大梁,不得已只得引黄河的大沟水淹大梁。 第一天,双方只是进行了象征性的对骂,魏军甚至都没有出城,想来也不会,魏国主力向西,大梁兵力应该不超过八万。 然后第二天,齐赵联军就没有出现在大梁城下了。 又过了数日,只见数十万的齐赵联军之中,缓缓推来了上百台巨大的机械,竟是投石器。还真是现世报来得快啊,魏国刚刚在邯郸城下使用了投石器,自家的新都城就被人用投石器堆上来了。原来缑落得了周扁的授权,不仅献上了投石器的图纸,还从洛阳调了数名工匠前往临淄待命,不然齐侯还真不敢直接攻打探明有投石器的大梁城,现在大家都有,自然就不那么怕了。 不过齐赵联军的投石器显得简单的多,各方面看都很粗糙,原来是到大梁后就近砍伐大树所制作的,有了周王室的技术支持,齐赵也有了足够的信心就近打造投石器了。 只见齐赵联军旁人无人般的在大梁城下调试起了投石器,很快一座座投石器就开始了工作,一块块石块飞向了崭新的大梁城。 大梁城也立即以投石器开始了还击,只是相比齐赵联军的要少一些,距离似乎也近一点,显然齐赵的投石器调校的要好一些。 双反就如此进行了对攻,漫天石块飞来飞去,齐赵数量和射程占优,大梁有城墙防护占优,双方互有损伤,但一时竟分不出高下来。 一天的攻击很快就结束了,更令魏人气愤的事情来了,只见齐军并没有退去,而是在投石器旁扎下了营寨,一圈的木栏将投石器围在了里面,或许还会再垒上土墙,这分明是照搬魏军围攻邯郸的模式啊!魏侯绝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攻守互换了。 只是齐赵联军就不怕大梁军出城偷袭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