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4章 曹魏武帝(四) (第1/2页)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cao开辟玄武池训练水军。 六月,曹cao废三公,恢复丞相制度,自任汉朝丞相。 曹cao基本平定北方后,兵锋转而南向。 七月,进军南征荆州牧刘表。 八月,刘表病死,其子刘琮接任。 九月,曹cao大军进至新野,刘琮以为无法抵挡,举荆州之众投降曹cao。 曹cao进军江陵后,下令荆州官民,“与之更始”。 同时,封降服者十五人为侯,任刘表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引用荆州名士韩嵩、邓义等。 益州牧刘璋也遣使向曹cao致敬,并开始接受征役,派兵充实曹军。 这时,官渡之战后投奔刘表的刘备屯驻于樊城,听说刘琮投降,便率军向江陵撤退。 江陵为荆州重镇,存有大量军用物资。 曹cao听说,怕江陵落入刘备之手,遂亲率五千骑兵从襄阳疾驰三百里。 在当阳长坂将刘备追上,大破其军,随后进占江陵。 曹cao在击溃刘备后,乘势想一举鲸吞江东。 孙刘两军在鲁肃和诸葛亮等人的努力下,结成联盟。 孙权命都督周瑜率军三万,与刘备的两万人马组成联军,一起抵抗曹cao。 曹cao自江陵东下,至赤壁与孙、刘联军接战不利,暂驻军于乌林,周瑜等人在南岸,双方隔江对峙。 周瑜用诈降之计,命大将黄盖率小战船十艘,上装柴草,灌以膏油,船头钉上大钉,假称投降,向北岸而进。 至离曹营二里之处时,各船一齐点火,然后借助风势,直向曹军冲去。 曹军大败,舟船被烧,曹cao率军从华容道陆路撤回江陵,撤军北还。 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攻取南郡,孙权借南郡予刘备,孙刘联盟进一步得到巩固。 为防范孙权,曹cao强制内迁淮南的民众,引发江淮十余万户百姓惊慌,使其尽皆渡江归附孙权。 同时,为稳定内部,曹cao下令“死者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县官勿绝廪,长吏存恤抚循”。 同年,亲临合肥,设置了扬州郡县的长吏,修治芍陂屯田,年底回到谯。 赤壁之战后,天下三分的局势已经奠定。 自此以后,曹cao虽时有征伐,但主要精力用在经营曹氏势力之上。 建安十五年(210年)春,曹cao下《求贤令》,提出不拘品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目的是尽量把人才收罗到自己身边。 同年冬,修建铜雀台。 建安十六年(211年)正月,曹cao的三个儿子被封为县侯,世子曹丕成为五官中郎将,设置官属,为丞相副。 太原人商曜以大陵起兵,曹cao遣夏侯渊、徐晃将其击破。 三月,曹cao遣司隶校尉钟繇讨伐汉中张鲁,并令夏侯渊等出兵河东,与钟繇会合。 西征汉中要经过关中,关中诸侯马超、韩遂、杨秋等十部心生疑惧,一时俱反。 曹cao立即派大将曹仁讨伐他们,马超等人屯据潼关。 曹cao对诸将说:“关西兵勇敢强悍,你们坚守不得与他们交战。” 七月,曹cao率大军亲征关中。 八月,曹cao到达战场,与马超的军队隔着潼关对峙。 曹cao拖住马超的部队,暗中派徐晃、朱灵等将乘天黑渡过蒲阪津,占领河西,安营扎寨。 闰八月,曹cao在潼关北面强渡黄河,渡了一半,马超赶来,猛攻曹军船只。 校尉丁斐见情况危急,放出大批牛马引诱贼兵,敌军争抢牛马,队形大乱,曹cao才得以渡过黄河,沿河边向南修筑通道。 敌军败退,占据渭口抵抗,曹cao多设疑兵,暗中用船将部队送入渭水,架设浮桥,乘夜分兵在渭水南岸扎营。 敌军于夜间偷袭曹营,曹cao派伏兵将他们击败。 马超等人驻守渭南,派人送信,以割让黄河以西为条件求和,曹cao不许。 九月,进军渡渭水,马超等人多次挑战,曹cao并不应战。 马超等人再三请求割地,并让自己的儿子做人质求和,曹cao听从贾诩之计,假意答应。 韩遂请求与曹cao会面,曹cao与韩遂的父亲同一年被举为孝廉,又与韩遂是平辈。 因此,两人马靠马在阵前谈了很长时间,不谈军事,只叙朋友旧事。 说到高兴处,二人拍手大笑。 会见结束后,马超问韩遂:“曹公说了些什么?” 韩遂回答:“没说什么。” 于是,马超等人对他产生了猜疑。 后来曹cao又和韩遂等人阵前见面,众将劝道:“您和敌人见面交谈,不可大意,可设木行马防备敌军。” 曹cao照办。 两军见面,敌将都在马上向曹cao行礼,秦、胡士兵都来看曹cao,前后数层。 曹cao大笑着对他们说:“你们想看曹公吗?他也是个人,没有四只眼睛、两张嘴,只是多了点智慧而已!” 胡人前前后后挤上来看。 曹cao又列五千铁骑为十重阵,铠甲精光耀日,敌军更加震恐。 过了几天,曹cao又给韩遂写了封信,上面故意涂改许多地方,假装成是韩遂改的,马超等人因此对韩遂越来越怀疑。 于是,曹cao与他们约定日期会战,先用轻兵挑战敌军,打了很长时间后,曹cao派出精锐骑兵夹攻,大败关中联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