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4章 平定南蛮(中) (第2/2页)
主力部队的人数是比较少的,多数依靠鼓动、胁迫当地百姓参加以壮大声势。 因此,从战役规模来看,诸葛亮南征只是一场平定偏远地区叛乱的中、小战役。 …… 这一世,诸葛亮发动的平定南中战争,大致过程也和历史上的一样。 只不过此次诸葛亮带领的是三万大军,分别由甘宁、严颜、王平进行统帅,战役目标也不单单只是平定南中这么简单。 目标是为了平定宁州,然后从侧翼向交州发动进攻,从而完成夹击交州的主要战略目标! 战争过程也和历史上一样,历时近十个月之久,时间主要都花费在了行军和运输粮草物资上。 宁州方面,由于南蛮十万主力都被消灭了成都,因此南蛮的势力在宁州已经相当羸弱。 不过在宁州各地,士族豪强的力量依旧强大,他们也是诸葛亮此次南征的主要目标。 高定(-225),三国时蜀越嶲夷王。 建安二十二年(217),越嶲夷率高定遣军围新道县,被蜀将李严击走。
后主建兴元年(223),先主刘备逝世,朱褒、雍闿、高定等叛乱。 建兴三年(225),诸葛亮南征,平定叛乱,后世用其名代其所辖地区。 ……… 朱褒(?~约225年),朱提人,三国时期人物。 原为牂牁郡丞,刘备去世后,朱褒领牂牁太守。 建兴元年(223年)夏,朱褒杀益州从事—常房,起兵作乱,响应益州郡大姓雍闿。 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南征,遣马忠为牂牁太守,平定牂牁叛军。 最终朱褒遭到诛杀。 ……… 雍闿(?~225年),益州郡人。 西汉什邡侯雍齿的后人(吕凯称其“先君雍侯”),在地方上很有权势,平日里就不服管制,嚣张跋扈。 刘备病逝永安的消息传回后,雍闿觉得机会来了,心生反意,联合朱褒、高定,拉拢孟获发动叛乱,后被高定部下所杀。 ……… 由于宁州地处偏远,人口稀疏,这使得三郡势力十分弱小。 再加上这一世的南中问题,要比历史上早了十八年解决,当地士族豪强的势力就更加羸弱了。 因此,诸葛亮率军的三路大军在南下后,简直是横扫千军如卷席。 开玩笑,整个宁州的人口也只有一百五六十万,其中南蛮各部族的人口还占据了大多数。 在南蛮损失了十万青壮主力之后,宁州各地能被裹挟参加反叛的人数就更少了,因此根本挡不住我军的兵锋。 往往在两军遭遇之后,叛军都是一触即可,我军则是势如破竹。 不过诸葛亮却并没有多造杀孽,一方面是诸葛亮作为宁州刺史,若杀之杀的就都是自己的子民。 一方面诸葛亮在南下前,同样是制定了攻心的策略,准备一举将南中地区化为我方的宁州! 另一方面,诸葛亮在平定南中后还需要进攻交州,因此他还需要将宁州尽快打造成一个稳定的大后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