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八旗确实是振作起来了! (第2/2页)
居然还能依托着残存的一些胸墙的断壁残垣发动反击! 一支支火枪被架了起来,放平瞄准了前方正在以纵队快速向前突击的明军士兵。 不过他们之前被火炮打得损失惨重,所以他们的活力并不密集。 而且也不太敢把明军放进了再打,距离几十步就开火了。 密集的枪声响起的时候。 乔治.斯当东和几名不列颠的军事顾问都有些头皮发麻。 “我不得不承认,这些清帝国的军人很勇敢...在这样的猛烈炮击下居然还能幸存下来并且发动反击!” 一名不列颠的陆军上校感慨道。 他们互相看了看。 都觉得东方战场上见到的世面实在是大。 清帝国的军队在东方打不过明军。 但是他们如果放在欧洲。 那可就真的是一等一的强军了——这些八旗兵不但很熟练的学会了躲避爆破弹的战术,而且还能在火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进行一定的反击。 如果是西方的军队面对这样的炮轰,怕是那些只训练了几个星期就被赶上战场的线列步兵们早就一哄而散了。 这个时代的西方军队落后了,因为东方人率先进入了“爆破弹”时代。 而且在明清两军的不断拉扯,交锋之中。 新的战术,新的武器层出不穷。 东方的军队实在是太厉害了! 而就在清军的洋顾问们感慨的时候。 乔治.斯当东的望远镜扫过前沿战场,只见到明军的纵队并没有还击。 而且由于是纵队,所以正面受弹的人数不多。
清军一排排枪过去。 八个纵队之中只有两三名士兵中弹的。 乔治.斯当东若有所思。 “在爆破弹时代,横队战术也许已经不合时宜了......”乔治.斯当东想道。 排着正面无比宽阔的横队以缓慢的速度互相靠近打排队墙壁的时代,也许已经结束了。 因为没有任何横队能在这样速度缓慢的前进的过程之中顶得住如此密集的炮火的袭击。 在这样的密集炮火下。 双反的步兵的接战的第一原则是避免在无工事保护下被敌方的火炮长时间持续轰击。 乔治斯当东在地势较高的一处低矮的山岭上,能看到清军阵地前沿趴着的那些明军自掷弹兵。 他不由得若有所思。 看来这就是明军反击的手段了。 那些趴在地上,浑身泥污的明军士兵丝毫没有在意什么武士的尊严,士兵的荣誉之类的。 他们趴在地上,等待着动手的命令。 而信号就是清军的排枪的声音。 当第一阵排枪打出之后。 战场前沿。 那五百名之前在炮火和烟雾弹掩护下抵近了清军阵地上的明军掷弹兵忽然从地上爬起来。 随后右臂轮圆了奋力向前一扑,身体猛然再次趴在地上,而手中的手榴弹已经向前飞出。 第一波手榴弹在空中就形成了密集的“手榴弹之雨”。 而第一波手榴弹甚至都还没落地。 第二波就已经投了出来。 紧接着着是第三波,第四波,第五波... 守在被炸得稀里哗啦的工事、壕沟之中的清军八旗兵当然知道从天而降的是什么。 那可不是石头。 而是要人命的手榴弹! 明军的掷弹兵什么时候到了他们眼皮子底下了? 太不讲武德。 太不讲道理。 太阴险狡诈了! “是手雷!快跑啊!” 不知道是谁先喊的。 但八旗大爷们可不是笨蛋。 他们当然知道这这样的密集的手榴弹攻击下他们会遭受什么。 现在这个情况。 硬挺着就是在等着被密集如雨点的手榴弹炸上天了。 守在这一段的是三个八旗参领,一共六千人。 挨了快一个时辰的轰击之后。 炸死了不少,跑了不少,伤了也不少。 最后还有一些机灵的在壕沟里面装晕呢。 所以现在能动弹的也就剩下不到三千。 而对面的明军直接来了一个旅,五千人。 力量如此悬殊。 居然不老老实实的排队枪毙。 还要派掷弹兵来偷袭。 真是太不要脸了。 这还怎么打啊。 打不了。 没法打! 于是乎这一段的清军八旗们终于崩溃了——能顶到现在才崩溃,这几乎已经要比清军入关之后任何时期的八旗兵都要厉害了。 八旗确实是振作起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