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章:及时雨 (第1/2页)
两大排,近半个档案柜的来稿,聂子航目测约有300封左右的稿件。 77级今年总共招收1100多人,这里的稿件加起来,比整个西语系的人还要多三倍。 因此,当聂子航与坐班老师把这些投稿来信移回105室的时候,在场的编辑部众人无一不露出惊喜的神色。 “竟然有这么多稿件!” “胜利果实!简直是巨大胜利果实!” 起初还对收稿数目不甚有信心的众人,此时如被平地一声春雷惊醒,各个喜上眉梢,春风满面。 又替编辑部当了回跑腿的坐班老师,也被这种巨大的喜悦氛围感染了。 “你们这些年青学生啊,真是有精气神,不像我们这种老古董……” 张曼玲机敏,一听这话,便有几分闻弦歌而知雅意,热情笑道: “他们虽是冲着《燕园杂谈》投稿,但这里也有您的功劳呀!同学们一进收发室,瞧见是您这么一位和蔼可亲、学气不凡的老师,自然更愿意多走几趟了。” 陈佳映见状,赶忙上前附和,富有热情地笑道:“正是这么说的!咱们这几天还正商量着呢,说收发室的老师代替编辑部收稿,怎么也得好好请老师吃顿饭才是!” 收发室老师指了指几人,也不免笑道:“好一顿排场!你们这伙小年轻,一个个伶牙俐齿的,不过是想哄着我替你们收稿,且放宽心,这稿我肯定替你们收了。 吃饭也不必,届时印出来了,给我拿一份样刊来,让我也坐班时有东西翻翻就是了。” 几人道谢声仍不断,簇拥着送坐班老师离开后,又相互对视一目,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接下来,就进入到稿件分审部分,三百多封的来稿,每人五十封左右。 总共审出十篇文章作为第一期的稿件。 至于审稿标准,除了极端化、涉政化的,其他则按立意是否更高、故事是否丰富与文笔是否优美的标准来。 编辑部一时陷入了安静,间或有两三人相互询问的声响外,只剩下翻阅稿页的音色。 “笃笃笃”,半开的门被敲响了,一位看模样三十出头的男人走了进来。 “这里是《燕园杂谈》编辑部?” “是的,您是?” “我是季校长的助理,来替他送一封稿件的。” 聂子航心中大喜,从后桌走了出来,迎接道: “真是季校长的亲爱稿件?” 助理笑道:“是啊,季校长说,近来正逢春日,心中有所感触,便写了一篇《春日谈》的散文,正好送来给你们用。” 话罢,助理将稿件递给聂子航,子航以双手接过,心中大松一口气。 解决了印刷、配图、乃至收稿内容的问题,接下来就是校内发行的问题了。 每当一种新的纸媒诞生,无论是同种或是不同种类的刊物,都会产生竞争。 即便校报与《燕园杂谈》都不涉及盈利的方面,但燕园就这么大,人数就这么多,当中的漩涡恐怕不比正式媒体之间的竞争来的小。 尤其是,目前的燕园校报由75级主持,而《燕园杂谈》几乎就代表了新生的77级的声音。 而面对这种几乎无法避免的状况,聂子航苦恼了许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