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章:你是真的火了 (第1/2页)
王濛先生寄来的《青春万岁》初稿,可以说极具笔力,开篇用劲道的笔触短暂回忆了前往WLMQ之前的岁月。 成熟感与沧桑感很自然的从字里行间流淌而出。 读到这里的时候,聂子航忽然有所了悟。 怪不得王濛先生要请托《上沪文艺》替他寻摸一位年轻作者,受益于丰富的阅历,王濛笔下的成熟文字就像与生俱来一般。 而这样的文字,即便刻意去写青春的事迹,也会有“四十岁成熟妇女刻意装嫩”的嫌疑。 丰富的阅历早就的文字硬度,并不是用高超的写作技巧就能弥补的。 除此之外,聂子航在阅读时只觉满口留香,行文如流水般一气呵成。 他与老作者果然还存在着差距。 至于他要怎么写,早在上沪与巴金面谈时,聂子航已经有了大概的计划。 从青春开始写,当然要从苏南开始写——苏南到燕京,正好与王濛到WLMQ的人生生涯相对照。 他很快有了大致的写作轮廓,拿起笔,埋头“稚嫩地”奋笔疾书起来。 …… “加强锻炼,提高体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清晨的燕园广播与苏南县广播颇有相似之处。 四月之初,聂子航定下了晨跑的计划,每日广播体cao结束之后,沿未名湖慢跑两圈之后,去水房洗漱,再回寝室更衣,成了他四月以来的固定作息路线。 今天是《燕园杂谈》的出刊之日,聂子航怀着兴奋的心情,先往邮电所给《上沪文艺》寄去了《潜伏》剩下的稿件与《青春万岁》的初稿。 不同寻常的插曲,则是在他刚回寝室的时候发生的。 201宿舍寝室内,陈立业与郭放两人正拿着报纸,兴致勃勃地谈论着什么。 聂子航刚一进门,陈立业立马兴冲冲地站了起来:“子航!快过来,你真的出名了!” 他还没反应过来,立业当即快步走来,将报纸摊开,送到聂子航的面前: 《牢记红色岁月,缅怀英雄人物——评佳作潜伏》 聂子航再一抬眼,看见无比劲道的四个大字: 《光阴日报》[1] 处在惊愕之中的聂子航赶忙接过报纸,仔细阅读了一遍登刊书评。 “……解放战争距离现在已有三十余年的时间,面对敌特的入侵、潜伏,我们依然不能有所懈怠。” “……作家顾秋所写的文学小说《潜伏》,正是对红色岁月的缅怀,对淹没于历史浪潮中英雄人物的礼赞,更体现了我国人民坚强不屈、艰苦奋斗的勇毅精神……” 再三确认是好评之后,一股空前盛大的喜悦感涌上了聂子航的心头。 要知道,《光阴日报》可是比《百姓日报》更接近上峰,且更有分量的报刊。 有了这章登报书评,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拿到了一枚在文学界稳步行走的护身符。 本坐在下床的郭放看起来比聂子航更为激动,他站起来,背着手,在窗前走来走去、走去走来: “你说,要是学校的老师、同学们知道你就是顾秋,他们会是什么表情?咱们寝室会不会名声远播啊!” “千万别说这件事!”聂子航立马打断郭放。 “我真搞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