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熟悉的名字 (第1/1页)
聂爱红突然传来的结婚“喜悦感”,很快被小说接龙比赛的海选到来而冲淡了。 按照聂子航的规划,由于人力组织问题,以40岁为年龄分界线、燕京高校青年学生优先选择的标准,预计投稿信件不会超过三千封。 毕竟在1978年,生产、劳动,已经占据了大部分人的精力与时间。 爱看小说与能写小说的、愿意参赛与愿意关注新闻的又是不同的两类人。 然而,他还是低估了《燕京日报》的宣传力度。 《歌颂英勇事迹,不忘艰苦时代——论《潜伏》续写大赛》 “以文X局、燕京大学为主办单位,原著作家顾秋为主评委的小说接龙比赛,于今日拉开序幕……” 此版报道一出,顿时在燕京掀起一阵风潮。 于是,海选共计三天的时间,斐斋101收发室作为本次比赛的收件办公室,总共收到了整整五千多封信! 五千多封,分派给《杂谈》编辑部六位成员进行初审,每个人约有一千封左右的工作量。 更不用说,遇到不同类型的稿件,编辑们如果有不同意见的,需要彼此商洽讨论,最后还要聂子航这个领头人进行把关二审。 工作量很大,难度也确实很高。 如果按周校长交代的,五月中下旬就要结束比赛,那么他们的审稿时间最多不能超过一个星期。 于是从收稿的第一日起,除了上课、开班会,编辑部众人几乎住在了斐斋105室。 聂子航的生活路线,也理所应当地变成了晨跑-看稿-上课-吃饭-看稿。 在此之余,101收发室的坐班老师自发性地给编辑部众人带了不少水果、零嘴。 工作闲暇之时,戴眼镜的坐班老师时常拿着一条板凳、一把蒲扇,靠在门口坐着,嘴里发出啧啧啧的感叹声: “现在的小年轻,真是充满朝气啊。” 编辑部的女同学也会时常回应他:“老师,您也不差到哪去啊?” “那可不是,我就想悠闲自在的上上班,看看报,喝喝茶。” 听到这番话的聂子航,不由想到了想去文化馆躺平的于华大夫。 这可真是领先时代几十年的精神状态…… 有着日常琐碎的欢乐,由点成线的忙碌生活,并不令人感觉枯燥。 “你们看这篇,我觉得很有冠军的潜质。” 刘学虹拿着稿件示意众人:“这封来稿很有意思,大家看,戴笠乘机坠亡之后,天津站站长吴敬中回南述职,这时候他设计马奎不仅暗中调查吴敬中的敲竹杠事件,还找到了穆晚秋,这是一个很新奇的角度。” “拿来我看看。”张曼玲拿过了稿件,仔细浏览一通后说道:“他的行文也很有魅力,完全不像是一位学生,或者新手,虽然还有不足的地方,但已然有唇齿留香的感觉了。” 曼玲接着问:“来稿者多大?” 按照海选规则,投稿者需要注明回信地址、年龄与姓名,这个姓名可以是笔名,也可以真名。 “23岁,用的应该是笔名,叫莫业。” “莫业?”张曼玲笑着问道:“大凡笔名都有個寓意,好比子航的笔名叫顾秋,报纸上说,引申的是《北平的秋》,是故都的秋,所以叫顾秋。 莫业……难道是不要工作的意思?” 编辑部众人大笑起来,陈佳映也拿出手里的稿件:“我看到的这封,也很不错,他的文字不柔和,含着一种刚毅的味道。” “也给我看看!”张曼玲拿过陈佳映递来的稿纸,认真浏览了一遍,奇道: “这封投稿同莫业的完全是两种类型,他的文字老成,透着一种有阅历的成熟感,但故事设计的又十分热血,也没走原文的老路。” 刘学虹则笑道:“这有什么,难不成,就不让有阅历的人热血一番了?你们班班长不也三十出头嘛。” “这个作者叫什么?得记一记,初稿写得好的,咱们复赛也得着重关注着。” 陈佳映翻了翻信件:“哦,他叫史铁声,应当是本名了。” 铁声啊,那难怪了。 聂子航笑而不语,铁声看到这个比赛,又看到主办人是他,还不知该多么惊讶呢!来投稿参赛也是情理之中的。 想到这里,他又不禁好奇起来:卫生所的于华,不知道有没有投稿。
于是他问道:“有没有一封投稿,署名是于华的?” 一阵清密的翻找声之后,众人大多摇了摇头。 看来是没有了。 而令聂子航也想不到的是,最初收到铁声稿件的陈佳映,日后也会与之结下一段缠绵悱恻的缘分。 …… 埋头忙碌的时候,时间总是过的格外迅速,海选审稿的事项终于接近尾声。 杨降先生的序撰,也在审稿的几日期间邮寄到聂子航手里。 “翻译是一项困苦的事,尤其在新鲜血液青黄不接的年代,我很惊喜能够找到一位有着深厚功底,足以翻译《唐璜》的青年人……” 说不感动是假的,以杨先生在翻译界的地位,她完全无须把目光停留在一个后辈的身上。 聂子航把写着感谢之语与个人心得的后记,同杨先生的序一同叠入信封,趁傍晚赶去一趟邮电所,把信件寄去中华书局,并注明夏编辑收。 巧合的是,寄信的当天,他同时收到了聂子健的来信。 子健给他写信……这还真是头一回。 聂子航知道自己这个弟弟不爱读书,如无必要,是连笔也懒得提的。 “哥:” 果然,字迹歪曲,需要花一番工夫辨认。 “年初的时候,与我一同做货车司机的两个好友考上了广粤那边的大专,现在已经留在广粤工作。 前段时间他俩回苏南,我们喝了一顿酒,他们劝说我也去广粤找找机会。 我把这事和姐说了,姐不由分说的骂了我一通,还说除非我通过高考考上那边,否则休想。 哥,你要帮我一把! 聂子健 1978年5月” 这确实有点突然了。 不说别的,迄今为止,各省各地大部分情况,仍然是计划分配工作。 子健为什么决定的这么突然,而且决心很大的样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