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我给刘备泄天机_第三十七章 流民千里入青州,萧睿密议赴长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 流民千里入青州,萧睿密议赴长安 (第1/2页)

    却说萧睿自大婚之后,身陷温柔乡,日日与香儿耳鬓厮磨,同享鱼水之欢,不觉已过月余。

    这一日,萧睿于城中闲逛,见有流民数百,衣不蔽体,满面菜色,涌入城来,上前问之,竟是从长安而来。

    萧睿大是惊讶,问道:“长安距此,何止千里,尔等缘何长途跋涉至此?”

    流民中一白发老者回道:“董卓残暴,常纵兵士肆意掳掠百姓,虐杀取乐,我等在长安,朝不保夕,如身处炼狱。

    向闻刘皇叔广施仁政,治下百姓安居乐业,故逃奔此处,只求于这乱世中苟活,又何惧长途跋涉。只是来时千余人,如今只余三百不到。”

    说罢,众人俱是痛哭,萧睿只觉心内发堵,张口结舌,竟不能言。

    回到家中,陈香儿见萧睿面容有异,上前问道:

    “夫君何事如此闷闷不乐?”

    萧睿以流民之事告之,又道:

    “吾得主公重用,衣食不缺,又有夫人相伴,日日享乐,几忘却人间疾苦。

    今望见流民,方记起尚有亿万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在乱世之中煎熬,吾心中实在难安。”

    陈香儿闻言,正色道:“妾知夫君有大才,当尽所能,济世救民。

    又有言“温柔乡乃是英雄冢”,若夫君日日沉湎其中,壮志消磨,则妾身罪莫大焉!

    夫君既有匡世之心,当做出一番伟业,万勿以妾身为念。

    待夫君助主公平定乱世,青史留名,妾身与有荣焉!”

    萧睿闻言,搂住香儿,默然不语。这一夜萧睿辗转反侧,思绪万千,久不能寐。

    次日,萧睿前往密见刘备道:

    “主公,吾观天机紊乱,长安将有大事发生,然吾军远在千里之外,消息迟滞,倘有变故,鞭长莫及。

    吾欲前往长安,近观局势变化,若有机会,可见机行事。”

    刘备大惊失色道:“万万不可,且不说此去长安路途遥远,多有贼寇,即便到了长安,若被董贼发现,岂能得活?”

    萧睿道:“睿蒙主公看重,窃居高位,然才疏学浅,不精政务,日日在家享乐,心内难安,唯于大势变化,略有所得。

    今正值风云变动之际,睿自当尽心竭力,上报主公知遇之恩,下安黎民百姓,又何惜此身?”

    刘备感动不已,更是不允,萧睿再三恳求,长躬不起,刘备方无奈应下。

    随即又令赵云随身护卫,多加叮嘱,定要保萧睿安全,直到赵云立下军令状,方才作罢。

    又过数日,萧睿于家中含泪辞别陈香儿,与赵云乔装改扮,轻装简行,秘密出了青州城,往长安而去。

    刘备于城头默立,悄然相送,心中暗自祷告:

    “愿上天庇佑,使吾军师安然归来。”

    却说萧睿、赵云二人,日夜兼程,穿兖州而过,这日来到洛阳。二人进入洛阳,只见宫室烧尽,街市荒芜,满目皆是蒿草,宫院中只有颓墙坏壁。

    萧睿见状长叹道:“昔日繁华之京都,今竟萧条至此,“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董卓之罪人神共愤,他日必遭天谴!”

    赵云也是气愤填膺,对萧睿道:“待至长安,不若让吾寻机刺之,以解天下百姓之怨。”

    萧睿连忙道:“子龙切不可莽撞,董贼出入多有护卫,其长年身着内铠,又兼吕布随行,行刺之事乃下下策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