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四章 刘伯安浴火做歌,公孙瓒画地为牢 (第1/2页)
却说公孙瓒纵火焚城,刘虞昏倒于地,众人急救方醒。左右劝道: “今事急矣!趁火势方起,使君可速走西门,我等舍命博出一条生路,必保使君无恙!” 刘虞泪流满面,痛哭道: “吾妄兴兵戈,致使一城百姓受此火厄,有何面目求生耶? 公孙瓒欲杀者,乃吾一人,汝等可自去。吾当舍此罪身,以救满城百姓。” 遂冒火登城,竭力大呼道: “公孙匹夫,刘虞在此!吾今死于此处,幽州便以汝为主,汝可速速灭火救民。 日后亦望汝善待百姓,莫再行残暴之举。” 说罢,纵身跃入城下熊熊烈火之中。大火无情,瞬间将其吞没,隐隐却有歌声从火中传出: “烈火熊熊兮,青烟袅袅。此身灰灰兮,魂亦杳杳。 吾今一去兮,不复同朝。亲友莫悲兮,可作远郊。” 歌声清朗豁达,城内士卒百姓俱闻声痛哭。又有刘虞帐下亲卫数十人,登上城头,高呼道: “岂可使主公孤身远游,吾等当随行护之!” 数十近卫竟一同跃入火中,随刘虞同死。 公孙瓒远远与城下望见,笑谓众人曰: “不想一腐儒亦能得人死力!” 众人素知其骄矜,虽受刘虞等人所感,亦不敢多言,只得同声道: “吾等皆愿为主公效死!” 公孙瓒闻言仰天大笑,有谋士趁机谏言:“刘虞既已身死,可灭火以收其残众。” 公孙瓒从其言,遂命军卒救火,然火势已起,仓促间怎好扑灭,竟烧一夜方熄。 次日天明,公孙瓒率军入城,只见残垣遍地,满城尽成焦土。城内军民十不存一,刘虞家小亦殁于大火之中,唯有长子刘和在外,得以幸免。 公孙瓒见此惨状,心中亦颇有悔意。遂命人收刘虞等亲眷尸骨,掘土葬之。 刘虞既死,公孙瓒志得意满,只道自此独据幽州,却忽闻袁绍起大军十五万,分三路破境来袭,不由大惊,忙对众人道: “袁绍大军入境,三路来攻,吾欲分兵阻敌,中路吾亲挡之,左右两路,何人敢去迎之?” 大将严纲闻言欲出,长史关靖谏曰: “袁军势众,我军若分兵敌之,则三路均为弱势,胜负难料。 今吾大军方胜刘虞,士气正盛,何不聚此得胜之师破其一路,正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也!” 公孙瓒思虑一番,深然其言。遂自统十万得胜之师,昼夜急行,往敌袁绍中路大军。 颜良探得公孙瓒尽提大军来迎,不惧反喜,仰天狂笑: “公孙匹夫,自来送死也!” 随军谋士劝道:“公孙瓒尽提大军十余万,吾军只有五万,不可与之力敌。 可结营固守,拖延其军,其余二路兵马必势如破竹。介时援兵赶到,三路围攻,则必胜矣!” 颜良闻言不悦,瞠目喝道: “吾为军中第一大将,安能坐守待援? 今敌酋亲至,正可擒之,以显吾威名!” 遂不用其谋,亦率大军迎头赶上。二军会于野,各自摆开阵势,压住阵脚。 公孙瓒于阵中遥见袁军旗帜鲜明,枪刀森布,严整有威。又见敌军麾盖之下,有一大将绣袍金甲,持刀立马,乃回顾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