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剪辑:开局盘点十大帝王_第一百九十六章 冯唐易老 李广难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六章 冯唐易老 李广难封 (第2/3页)

蜀败于魏,宋亡于元。

    宋亡,没人将责任过失记到张世杰、陆秀夫账上,论蜀亡之原因,却对姜维多有微词,此中,犹以孙盛之言为过,“姜维策名魏室,而外奔蜀朝,违君徇利,不可谓忠;捐亲苟免,不可谓孝;害加旧邦,不可谓义;败不死难,不可谓节;且德政未敷而废民以逞,居御侮之任而致敌丧守,于夫智勇,莫可云也。凡斯六者,维无一焉。”

    陈寿说姜维,语亦偏颇,“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命。老子云:‘治大国者犹烹小鲜’,况于区区蕞尔,而可屡扰乎哉。”

    之所以说姜维是一个悲剧英雄,就在于他人生之路充满悲情,生前遭逢乱世,虽有远志,却是左右掣肘,大功难成。

    在外魏国虎视眈眈,伐则国力不济,守则无异待毙;在内后主暗弱,宦皓擅权,打虎不成,几难自保。

    是进不得,退不得,守亦不得,姜维之悲情,让人不禁想起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生前饱受排挤,死后频遭非议,姜维悲情之深,真让人“怆然而涕下”。

    悲剧归悲剧,悲情归悲情,作为英雄,姜维不仅为后人所理解,更为后人所景仰。

    著名史学家胡三省言道:“维之智足以玩钟会于股掌之上,迫于时,制于命,奈之何哉!姜维之心,始终为汉,千载之下,炳炳如丹,陈寿、孙盛之贬,非也。”

    蔡东潘说:“姜维才不逮诸葛,而欲与魏争胜,连岁出师,致民劳苦,不可谓非失计。

    然如后主之昏愚,亲小人,远贤臣,就使维不伐魏,蜀亦宁能久存乎?况维闻魏人窥蜀,即表请遣将守险,而为一黄皓所误,卒至魏兵三路长驱直入,是咎在黄皓,于维无尤也。

    剑阁守险,钟会屡攻不克,而邓艾从阴平进兵,直趋涪城,诸葛瞻不依黄崇之议,让敌深入,猝至战死,是咎在诸葛瞻,于维亦无尤也。

    成都虽危,尚堪背城借一,后主宁从谯周,不从北地王谌,面缚出降,坐丧蜀土,是咎在后主,于维更无尤也;至大势已去,维尚诈降钟会,意图规复,乃不幸失败,一死谢国,维之报主,至矣尽矣!天不祚蜀,何维之足尤乎?”

    在坐亦亡,伐以亡的现实面前,作为英雄,姜维的唯一选择,只能是“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就算结局是悲剧,也要拚死一搏,选择英雄的悲剧。

    悲剧的命运,悲情的人生,这就是姜维,这位饱受争议,彪炳千秋的英雄生命的写真。

    …………

    魏营中。

    邓艾看到姜维的盘点视频,心里不禁感概。

    “姜维,的确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对手。”

    虽然姜维是他的对手,但姜维的这种精神,让邓艾不免感到莫名的感动。

    要知道,姜维跟随诸葛亮征战沙场的时候,邓艾还在田间地头指挥农民干活,他直到五十多岁才有机会征战沙场。

    大器晚成的邓艾也容易理解姜维这种想要为国争光的情怀。

    …………

    盘点华夏十大悲情人物。

    姜维的盘点到此结束。

    马上将带来下一位悲情人物,敬请期待。

    …………

    “下一位悲情人物?”

    “会是谁?”

    无数人期待。

    这种悲情人物的故事更容易打动人。

    随后,苍穹之上的投影再度变化。

    盘点华夏十大悲情人物。

    上榜人物——李广。

    所属朝代——大汉。

    …………

    “李广?”

    汉武帝看到这里,被这个名字给惊醒了。

    “有意思!”

    “朕倒要看看李将军将来会经历什么事情。”

    …………

    “李广?”

    “飞将军李广?”

    “李广的确是个悲情人物。”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可不是瞎说的。”

    …………

    说到李广,可能没人会陌生。

    因为他可是汉武帝的手下。

    正是因为有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