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剪辑:开局盘点十大帝王_第一百九十八章 李广本就难封,少一些道德同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八章 李广本就难封,少一些道德同情 (第2/3页)

李广确实是这样的。”

    “太不明白审时度势了。”

    洪武大帝朱元璋笑了笑。

    “世人都为李广感到悲伤,可……”

    “可说李广运气差,皇帝亏待李广,但事实真是这样的吗?”

    “在咱老朱看来,刘彻也好,汉景帝也罢,对李广一家都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就李广的哪件事,是咱就能给他宰了。”

    朱元璋说的倒是不错。

    汉景帝时期,李广竟然敢私自接受诸侯王的赏赐,换成是哪个没有容人之量的君主,换做是朱元璋,李广绝对是会被宰的。

    但是汉景帝竟然没有计较这件事,所以李广没事。

    后来到了汉武帝时期,大规模反攻匈奴,本来是武将们立功升官的大好机会,武帝也给了李广很多的机会。

    让他带领大军出征。

    可李广呢?

    李广屡次战败,多次迷路,还有全军覆没,自己被俘虏的经历。

    如果汉朝没有用钱赎罪的政策,李广就是长了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还有霸陵尉,真是无辜啊,秉公执法也被杀。

    汉武帝明知道李广滥杀无辜也包容他了,甚至李广多次战败还是一再给他机会让他领兵。

    要知道汉武帝可不是什么仁慈之君,武帝朝的高官善始善终的屈指可数,哪怕官居丞相之位,稍有不慎都是杀身之祸,但是刘彻就是对李广很容忍。

    后来漠北决战,卫青让李广单独带一支侧翼军队执行合围匈奴军队的任务,但是李广迷路失期,让卫青的漠北军团侧翼暴露,虽然卫青稳住了打赢了战争,但也造成了汉军严重的伤亡还放跑了单于。

    这样的罪名,放到哪个时代,都是死罪。

    区别就是要不要诛连九族罢了。

    但是呢?汉武帝对李广失期放跑了单于的事情也没有追究,李敢的儿子居然还有脸跑去找卫青的麻烦,卫青不找李家的麻烦都不错了。

    李敢行刺大将军,这个行为,放到后世,肯定是被人当场击毙。

    放到古代,夷三族都很正常,卫青没有追究,刘彻没有追究,只是霍去病忍不住杀了李敢,李敢和李家还真没有资格叫屈。

    一个武将,打了几十年的仗,几乎都是败仗,没有一场像样的胜利,还迷路,甚至还有全军覆没,本人被俘的经历,居然没死没残,生龙活虎活到六十多,年纪一大把还能提剑上战场,这都不叫运气好,什么叫运气好?

    作为一个臣子,在政治斗争中站错位,皇帝包容他。

    私自杀掉向国家投降投降的异族俘虏,皇帝还是包容他。

    多次战败,迷路,被俘,贻误战机,皇帝包容他,准许他拿钱赎罪,还一再的重新启用他。

    他公器私用,公报私仇杀害按法律执行公务的官吏,皇帝依旧包容他。

    试问华夏历史上有几个臣子能被两任君主这样容忍的?

    如果皇帝做到这样都不算爱护李广,那什么才算?

    李广不是运气差,而是他的好运都被他的狂妄自大,无能无德,还有草菅人命作没了。

    …………

    “我李广竟然会不得封侯?”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看到盘点自己的李广顿时感到无比的难受。

    怎么盘点别人都是什么名帅、猛将,到了自己这里就是悲情人物。

    “悲情?”

    “我李广可不需要什么悲情!”

    “我要建功立业!”

    到了现在,李广还是没有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

    …………

    “李广悲情?”

    “竟然还有这么一说,朕想不明白。”

    隋炀帝杨广看到这里,都差点骂脏话了。

    “悲情?”

    “一个多次打败仗的人有什么好悲情的?”

    “若是在朕的手中,多次打败仗,还敢违抗军令,早就给他头都砍了。”

    “真当自己是个大人物?”

    “拿着最多的机会,可有几次把事情办利索的?”

    “汉武帝也是脾气好。”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李广可不是难封,而是没办法封。”

    “若是李广都能封侯的话,那规矩不就乱了。”

    …………

    李广是悲情的。

    李广也是不悲情的。

    评价李广,应该客观看待。

    其实从司马迁《史记》原文里已经可以得出结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