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4章:系统会被玩坏的。 (第3/5页)
r> 要留下的,朕会丈量直隶地产,给你们分荒地,只要田产没有超过一定的份额,都可以免三年田税赋役。 朕还会给你们提供抗旱粮种,农具,让你们能够安身立命!这点,选择回山西的子民,你们也是一样的。” “陛下万岁! ” “陛下圣明!” 面对所有人的演讲,崇祯没有讲太多大道理,只是在说要怎么做,要灾民怎么做,他们这么做了,会获得什么。 百姓愚昧,但同样,百姓也精明,他们听得懂崇祯说的是在为他们好,他们也听得懂,崇祯说的,是前所未有的好事。 “最后,朕要给就来山西,河南的子民说个好消息! 就在今天上午,由京师出发的皇家陆军,共计两个团,已经从京师出发了了。 他们将会前往山西,河南,主持两地赈灾任务,后续待直隶疫情控制住,朕会调派更多皇家陆军,前往大明各地赈灾。 朕需要有山西,河南的子民,向沿路的子民说明,让他们不要再向直隶来了,朝廷的赈灾来了! 总之!朝廷没有忘记你们,朕没有忘记你们!你们是朕之子民,朕也会全力救治你们,保护你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记住了,天灾不可怕,只要有朕在,有皇家陆军在,我大明汉人,永不言败!朕之子民,不靠神佛,靠咱们自己,必能胜天!” “胜天!胜天!陛下胜天!” 吃了饱饭,得到了满足的流民这会热情空前高涨,河南山西的流民更是兴奋,因为皇家陆军居然要去他们老家。 对于因为干旱,实在活不下去的人来说,如果可以,其实他们并不想背井离乡的,毕竟祖坟在那,根在那。 而崇祯说出的帮开荒田,提供抗旱种子,更是直击他们胸口,所有人都感觉到了好日子即将来了。 第二天清晨,朝廷要到山西,河南开展赈灾的消息,昨天也已经通过各地通道,让预备义务兵向两省出发,传达消息。 所以这会各处通道人流明显减少,当然,不相信的人还是很多,虽然预备义务兵兵们回去时换了旧衣服,还把头发,脸弄脏。 但那种不担心生活的状态,还是让沿路的人起了疑心,所以仍然有人坚持向直隶走。 苇泽关口,赶到关外的一拨流民,惊讶的发现今天站在城楼的士兵,变成了几个一身绿衣,口鼻被白色布片遮住的没见过士兵。 更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苇泽关大门洞开。 “乡亲们!请不要阻挡道路!请到那边的休息安置区,领取你们的食物,每个人都会得到安置,不要拥挤,哄抢者将会被羁押。” 得,井陉的安置前站点,直接从真定府跨省过来了。 主要也是因为今天会有大军经过,所以为了防止百姓从这边过路影响到大军的卡车,才在这里劝百姓先等着。 而听到能领取食物的流民,全都向侧方的山凹跑去,然后在木棍,火枪的指导下,乖乖的排着队。 牛十亩这会拿着根木棍,穿着他的新衣服,正在关门口打量着四周。 “也不知道等会过来的是多大的车?” 自言自语的牛十亩打量着关门,足足有五米宽,六米多高的城门洞,非常的具有旷世关卡的气质。 正在想着,一阵滴滴声在远处持续传来,刘十亩只是看了一眼,就吓到了。 居高临下,井陉方向的官道上,如同长龙一般行驶着数百辆卡车,全部开着双闪,就算大白天,也是光芒一片,非常震撼。 两百辆卡车,若是算上每辆车要求的十米以上安全距离,从苇泽关往前,足足三公里长的官道,都被卡车所占据。 这股运输力量,放二战时,那是八路军都不敢去想的,可这会却被崇祯一股脑用来拉战士和设备,以及物资,带来的是跨越时代的力量。 正在山凹吃完馒头,听着讲解的流民,也听到了滴滴声,随后一辆卡车冲过L型的关门出来,迎着阳光,在临时拓宽的官道上行驶。 而流民们看着冲出来的卡车,先是一愣,接着都是欢呼起来,卡车上满满当当的,都是士兵,还有些堆砌的箱子,在他们看来,那些就是赈灾物资。 “秀才!那车上写的什么?” “我看看,是陛下赈灾了!是皇家陆军在陛下的指导下,来额们山西赈灾了!” “那个军爷说的是真的!诶哟,那个车上的画像就是陛下吗?” “朝廷真的来赈灾了!陛下圣明!这一看就威武不凡!” 连绵不绝的卡车,让还没到井陉的流民都欢呼起来,他们为什么要去井陉?还不就是因为井陉能让人活下去。 如今赈灾皇家陆军已经赶到了山西,那他们的好日子不也就来了。 这样的话,谁又愿意背井离乡,谁又愿意去完全不熟悉的地界? 尤其是皇家陆军的卡车还都带着车载喇叭,一路都在放话。 【山西子民,朕是大明皇帝!朕让皇家陆军来赈灾了,山西所有田产今年税额免除,所有赋役今年全部减半!凡有官吏违反,皇家陆军将代朕执行正义裁决!】 【山西乡亲注意了,皇家陆军保证不动百姓任何东西,他们不是匪兵!他们是来赈灾,是来救朕的子民的,因为灾情活不下去的子民!】 一辆辆卡车,沿着官道,经过苇泽关后,大喇叭沿路都在放声,经过平州城和寿阳城时,还会找到知县进行交接。 然后再沿官道,给崇祯发报后,‘空投’后世的浮桥到达水面,最终经过榆次,到达了太原府府治,阳曲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