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国史_第十章 古代的宗教和文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古代的宗教和文化 (第1/8页)

    第一节 古代的哲学和宗教

    古代人的思想,似乎是很幼稚的。然而天下无论什么事情,都是从人的心理发展出来(物质方面的势力,自然也不可蔑视,这句话不要泥看);后代人的思想,又总是接着古代人的思想逐渐改变的。所以研究古代人的思想,在史学上头,实在有很大的价值(在中国这种崇古的社会里头,更为要紧)。

    要研究古代人的思想,先得明白一种道理。便是古代人所想解决的,都是“有”、“无”、“空间”、“时间”等幽深玄远的问题,他们的研究,大概是凭着“想象”和“推测22”。要像后世以科学为根据,或是起了“认识论”上的疑念,对于“形而上学问题的解决”而怀疑的,实在很少。

    中国古人解释“宇宙的起源”,以“气”为万物的原质,颇近于希腊的“唯物论”。又推想一切万有,都起于“阴阳二力”的结合,也和“二元论”有些相像。但是它又推想“阴阳二力”,其初同出于一源;而且“有”的根本,是出于“无”,却又不能说它是“唯物论”、“二元论”了23。他们推想最初的世界道: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庄子》)。

    “有形”出于“无形”;“未有天地”,能生“天地”者也(《淮南子·说山》)。

    从无而到有,是阴阳二力还没有分的。所以说:

    “太极元气”,含“三”为“一”(《汉书·律历志》)。

    从一而分为二,就是“太极”分为“两仪”。阴阳二力,再相和合,所生的物,便无穷了24。所以说: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春秋元命苞》:阴阳之性以一起,人副天地,故生一子)。

    但是从无而至有,究竟是怎么样子呢?还是“有”,便像如今的样子呢?还是逐渐变迁成功的呢?他们说:

    ……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谓之“浑沌”;“浑沌”者,言万物相混沌而未相离也(《周易正义》八论之一引《乾凿度》)。

    “质”出于“形”,形出于“气”,而气出于“易”,“易”是“变易”,就是“动而不息”的意思;那么,古人认一切万有,是源于一种“动力”的。

    自无出有谓之“生”(《文选》六引刘瓛《周易义》:自无出有曰生),生于宇宙间之物,既然都是有质的,那么,它于“宇宙间的物质”,必定得到其一部分;这便唤做“德”(这是“德”字的本义)。所以说:

    天地之大“德”曰“生”(《易系辞》)。

    物得以生谓之“德”(《庄子·天下篇》)。

    得到“宇宙间的物质”的一大部分而生,谓之“命”。所以说:

    大凡物生于天地之间皆曰“命”(《礼记·祭义》)。

    宇宙间的物,同出于一源。所以虽然散而为万物,其根源仍是“同一”的。这个根源,便是天(万物皆生于阴阳二力,而阴阳二力之动,阳又在先,所以可说物本乎天地,又可单说物本乎天)。所以天神称为“上帝”;“帝”就是“蒂”,古作“柢”,和“根”字是双声互训的(详见吴大澄《《字说》)。所以说:

    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礼记·郊特牲》)。

    宇宙间的物质,本来是唯一的。有一种力,叫它“凝集”起来,就成为有形有质的“物”;凝聚的力散了,便又分离做无数“小分子”(也可以说是“原子”),浮游空间。这期间又起变化,而再成为别种的“物”。所以说: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易系辞》。精气是“精的气”,精是“凝集得极坚密”的意思。所以说“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老子》〉。真和“填”、“阗”等同音,是充实的意思)。

    那么一切万有,无非一种原质所流动而变化的了。所以说:

    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则为鬼神(《管子》)。

    有形有质的物,都有个局限。“最小而可称为无”的“原子”,却是没有的,是无所不遍的,所以宇宙之间是充实的。所以说:

    “神”无方而易无体(《易·系辞》)。

    惟“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同上)。

    “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体物而不可遗(《礼记·中庸》)。

    这么说,中国古代的哲学,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