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未解之谜全知道_十二 匪夷所思的现象宫廷秘闻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十二 匪夷所思的现象宫廷秘闻篇 (第2/18页)

的父亲于751年与教皇勾结,废黜了墨洛温王朝的末代国君,取而代之,创建了加洛林王朝。但新王朝最强大的局面却是由他的儿子——查理大帝开创的。

    查理生活的年代正是西欧封建化过程急剧进行的时候,查理所实行的政策措施客观上加速了这一进程,得到新兴封建地主阶层的拥护。查理是一位好战的国王。为了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他长年累月率军四处征战,使法兰克王国的版图不断扩张。经过五十多次战争,查理使法兰克王国成为控制西欧大部分地区的大帝国:西临大西洋,东到多瑙河,北达北海,南至意大利中部,差不多囊括了昔日西罗马帝国的全部国土。

    795年,罗马教皇阿德一世逝世,查理支持立奥三世当选为新的教皇。立奥三世为了答谢查理,在罗马为他大唱赞歌,从而引起罗马贵族的不满。罗马贵族首领以教皇对法兰克人软弱为借口,将立奥三世逮捕入狱,倍加虐待,几乎使立奥三世致盲致哑。立奥逃出监狱后向查理求援,查理于800年12月亲率大军护送立奥三世回罗马,用武力平息了这场纠纷。他召集所有主教、神职人员及贵族开会,帮助立奥三世复位,并对反对立奥三世的人处以重刑。

    立奥三世对查理感激涕零。为答谢查理的支持,立奥三世决定以特有的方式报答他。公元800年12月25日,当查理跪在圣彼得大教堂做弥撒时,立奥三世便为查理戴上一顶金皇冠,封他为“罗马人的皇帝”,并高声宣布:“上帝为查理皇帝加冕,这位伟大的和带来和平的罗马皇帝,万寿无疆,永远胜利!”参加仪式的教徒也齐声高呼:“上帝以西罗马皇帝的金冠授予查理,查理就是伟大、和平的罗马皇帝和罗马教皇的保护人。”从此,法兰克王国被称为“查理帝国”,查理国王变成“查理大帝”,亦称“查理曼”。

    关于查理加冕称帝的问题,历史上存在着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查理根本无意被加冕,那只是教皇一相情愿的报恩行为。据为查理作传的爱因哈斯所述,查理对“加冕”一节事前毫无所知,立奥本想以此给查理一个惊喜,但他的做法却没有收到预期目的,反而使查理感到突兀。查理认为,自己并不需要被授予尊贵荣誉。他甚至对“奥古斯都”、“皇帝”等称号持有反感态度。他肯定地说,假如当初能够预见到教皇的意图,他那天是不会进教堂的,尽管那天是教堂的重要节日。依此来看,查理大帝是不愿意被加冕称帝的。很多学者采取这一说法,是因为爱因哈德从20岁起便被查理聘请到宫中掌管秘书,参与机要,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跟随在查理左右,深得查理的宠信,他的记载应该是比较可信的。

    事实果真如此吗?现代许多西方历史学家对此表示怀疑。有人认为,查理既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又能严密控制局势,绝不可能容许心非所愿之事。从当时立奥三世的处境看,他也绝不敢做冒犯查理的事。由此他们认为,查理加冕可能是他身边那些向往帝国梦的宫廷学者怂恿的结果。不过,人们普遍认为,查理不愿称帝的最大可能,还是他忌讳教皇立奥三世。教皇主动给自己加冕,不仅仅是为了报恩,而是想趁机重新得到一些失去的权力。

    事实上,不管查理是否愿意罗马教皇为他加冕,他在实质上已经成为古罗马帝国的合法继承人和基督教世界的保护者。这次加冕是中世纪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影响极其深远,奠定了教廷和王廷对西欧进行双重统治的政治思想基础,开创了中世纪教皇为皇帝加冕的先例,也为日后的教权与王权之争埋下了祸根。

    ■伊凡雷帝杀子之谜

    历国历代宫廷内部都充满了血雨腥风,父子相残、兄弟反目的事情层出不穷。以暴虐成性而闻名的伊凡雷帝真的忍心杀死自己的亲儿子吗?

    伊凡四世是俄国历史上第一任沙皇,是16世纪俄国的专制统治者。他生性残暴,17岁时杀死握有实权的摄政王,自立为帝。为了巩固政权,他曾毫不留情地屠杀所有反对他的政敌,镇压叛乱,绞死主教。他的政权是建立在恐怖基础上的,世称他为“伊凡雷帝”,即“恐怖的伊凡”。

    俄国著名画家列宾曾创作过一幅《伊凡雷帝杀子》的油画:在灰暗压抑气氛笼罩的画面上,奄奄一息的皇太子伊凡头无力地靠在父亲的胸前,伊凡雷帝惊恐地搂着儿子,他用一只苍老的、血管突出的手抱着伊凡的身体,另一只手紧紧按住儿子流血的伤口,试图挽回儿子的生命。但死亡的阴影已经笼罩着伊凡,他无力地支撑在地毯上,用一双绝望而宽恕的眼睛看着衰老的父亲,而伊凡雷帝的双眼中充满着悔恨,两人的眼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整幅画有着一种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它同时也记载了俄国历史上的一个传闻:俄国沙皇伊凡雷帝盛怒之下,用铁头权杖刺中太子伊凡的太阳穴,后者最终不治而死。

    俗语说“虎毒不食子”,伊凡雷帝却被怀疑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儿子。人们为什么会怀疑伊凡雷帝呢?主要是伊凡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