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万年历全书_第二章 节气与时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节气与时令 (第3/5页)

“四立”加上“两分”、“两至”,恰好把一年分为八个基本相等的时段,把四季的时间范围定了下来。《吕氏春秋·十二纪》中记载了完整的八个节气,而且还记载了许多关于温度、降水变化的内容,以及温度、降水变化所影响的自然物候现象,这些都成为以后七十二候的“候应”。

    随着铁制工具的普遍应用,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农事活动日益精细与复杂,耕地面积日益扩大,这使得在天时的掌握上,必然要求有更多的主动性和预见性,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到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人们根据本区域历年气候、天气、物候以及农业生产活动的规律和特征,先后补充确立了其余16个节气。这16个节气分别是:雨水、惊蛰、清明、谷雨、小满、芒种、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至此,二十四节气逐渐趋于完善。西汉《淮南子》一书(公元前137年)记载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此后,人们对二十四节气的认识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发展延伸着。对农业生产有特别意义的时段,有了更细致的阐述,并且在不同气候和农业生产特点的地区应用时,产生出大量的农谚、民谣。

    二十四节气与历法的配合

    节气与中气

    二十四节气分布在一年的12个月里,常年每月有两个节气,一个在前半月月初,称为“节气”,一个在后半月月中,称为“中气”。其中“气”是气象、气候的意思,是古人观察每个阶段内特有的气象或物候现象、农事活动后定出的名称。

    二十四节气又可分为“节气”和“中气”大类,简称为“节”和“气”。古人从冬至起中气、节气相间安排,于是小寒为节气,大寒为中气,依次类推。一年共12个中气和12个节气,一般情况,每月各有一个中气和一个节气,每一中气都配定属于某月。

    节气和中气对照表

    月份节气(节)中气(气)

    正月(寅)立春雨水

    二月(卯)惊蛰春分

    三月(辰)清明谷雨

    四月(巳)立夏小满

    五月(午)芒种夏至

    六月(未)小暑大暑

    七月(申)立秋处暑

    八月(酉)白露秋分

    九月(戌)寒露霜降

    十月(亥)立冬小雪

    十一月(子)大雪冬至

    十二月(丑)小寒大寒

    节气的定法有两种。古代历法采用的称为“恒气”,即按时间把一年等分为24份,每一节气平均得15天有余,所以又称“平气”。现代农历采用的称为“定气”,即按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为标准,一周360°,两节气之间相隔15°。由于冬至时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运动速度较快,因而太阳在黄道上移动15°的时间不到15天。夏至前后的情况正好相反,太阳在黄道上移动较慢,一个节气达16天之多。采用定气时可以保证春、秋两分必然在昼夜平分的那两天。

    和阳历配合时,节气在每月上旬,其规律是:上半年当月的4~6日,下半年当月的6~8日。中气在每月的下旬,其规律是:上半年当月的18~22日,下半年当月的22~24日。

    和农历配合时,农历的平年每月也是两个节气,两者同样称为节气和中气,若遇到农历闰年的闰月只有一个节气,没有中气。

    二十四节气在阳历上的日期

    由于二十四节气和阳历都是基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规律确定的,所以二十四节气在阳历中有一定的日期,前后相差不过一两天。

    现代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准确地确定了二十四节气的具体时间:

    春季

    立春:太阳位于黄经315°,2月2~5日交节;

    雨水:太阳位于黄经330°,2月18~20日交节;

    惊蛰:太阳位于黄经345°,3月5~7日交节;

    春分:太阳位于黄经0°,3月20~22日交节;

    清明:太阳位于黄经15°,4月4~6日交节;

    谷雨:太阳位于黄经30°,4月19~21日交节。

    夏季

    立夏:太阳位于黄经45°,5月5~7日交节;

    小满:太阳位于黄经60°,5月20~22日交节;

    芒种:太阳位于黄经75°,6月5~7日交节;

    夏至:太阳位于黄经90°,6月21~22日交节;

    小暑:太阳位于黄经105°,7月6~8日交节;

    大暑:太阳位于黄经120°,7月22~24日交节。

    秋季

    立秋:太阳位于黄经135°,8月7~9日交节;

    处暑:太阳位于黄经150°,8月22~24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