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唐二皇子的辉煌一战(2) (第1/2页)
公元621年三月二十一日,窦建德率领十万大军,号称三十万,浩浩荡荡的直奔李世民而来。窦建德还算讲武德,进攻前派出一名使者告知李世民,“我已出发,你再不离洛阳远点,一切后果由你方负责!” 李世民正急攻洛阳,接到窦建德攻来的消息,头都大了一倍。洛阳城旦夕之间就可破,但此时如果不退兵,很可能被窦建德包围在洛阳城外,到时腹背受敌,弄不好得全军覆没。如果后退,自可保得平安,只是前期的努力又将化为泡影。 李世民召开作战会议,想听听手下将领的意见。萧瑀、屈突通等诸将都主张放弃围城,退守新安,以避开窦建德的锋头。唯有记室薛收和郭孝恪,却是主张继续围攻洛阳,派出一支队伍扼守虎牢关,以逸待劳,伺机攻击窦建德。这无疑是一个胆大包天的想法。 面对危局,李世民思虑良久之后,做出了一个几乎让所有人都惊骇不已的决定——围城打援,双线作战。并决定亲率三千五百轻骑,扼守虎牢,迎击夏军。 三千五百骑对阵十万人,就凭这份的勇气,也足以让李世民留名史册了。 在唐军将领眼中看来,李世民的选择无疑是在胡闹。作为三军统帅,以数千骑兵对峙十余万大军,一旦有失,后果不堪设想。尽管麾下众将不断劝谏,但却丝毫未能动摇李世民的决心。“不用多说,就这么定了!” 李世民为何如此轻易地做出了这个关乎国家命运的抉择?他的决心究竟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这就不得不从刘文静的死说起。刘文静是第一个被杀掉的唐初功臣,他的死对年轻的李世民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休戚与共的将佐臣僚,战功卓著的开国元勋,仅仅因为一句酒后狂言,竟落得如此下场。李世民已隐然地察觉到一丝细微变化,开始在他和父兄之间悄悄发生。 作为功臣集团的最高代表,如何利用统一战争快速积蓄资本,在日后漫长的政治生涯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了李世民不得不面对的生存抉择。因此,面对窦建德倾巢而来的十万大军,当麾下众将大多建议撤军的时候,李世民却像饿狼盯着鲜rou一般,垂涎三尺。 在李世民看来,两线作战固然风险重重,可若能一举生擒窦建德,歼灭夏军的有生力量,则河北地区,便可由此一战收复。洛阳之围,更将不攻而破。统一天下,几乎在此一举,这样的战果实在太过诱人,这样的战绩必将永载史册。 虎牢关位于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北部十六公里的汜水镇境内,是洛阳东面最重要的门户,险峻无比。能否在窦建德之前抢占虎牢关,成为战局的关键所在。 决议已定,李世民留下李元吉、屈突通等人继续围困东都洛阳。自已则亲率李世勣、程知节、秦叔宝、尉迟敬德等一干猛人和三千五百骁骑,急驰虎牢关。王世充在城上望见李世民军一部向东退去,不知诡计多端的李世民又耍什么幺蛾子,愣是没敢出城攻击剩余的唐军。 李世民到了虎牢关,窦建德的夏军已在二十里外扎了营,正等着去唐军的使臣回来报信呢,那使臣早已被李世民扣押。 到了虎牢关,李世民旧习不改,仍亲自带着一小队人马去窥探窦建德军营。这次李世民让众将带人分别埋伏在沿途左右。自已则与尉迟敬德和两名骑士,出现在窦建德侦骑兵的视野里。 窦建德的骑兵还没有领教过李世民的手段,“哎!这有几个唐军细作,赶紧抓住送到军营,没准将军能赏我个小官当当。”这些骑兵的愿望是美好的,可现实却相当残酷。还没等靠近李世民四人,就被李世民的箭射中一人,倒裁下马来。李世民大叫一声,“我乃秦王李世民!”那些侦骑兵吓得赶紧跑回军营。 李世民四人也不急,等在原地。就见夏军阵营中冲出五、六千骑兵。直奔四人而来,跟着李世民来的两骑没见过这么大的场面,当场吓尿,劝李世民说道:“咱们赶紧回吧!”李世民轻蔑地看着敌人大军,说道:“我拿弓,敬德持槊,就是有百万的军队,也不怕他们!” 李世民这牛逼吹的有点清新脱俗。他见那二人已是战战兢兢,对他二人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