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全知道_第十七辑 盛世中华唐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辑 盛世中华唐朝 (第1/13页)

    ●李渊太原府起兵

    在隋末天下大乱之际,许多隋朝的官吏也纷纷造反,自己统领军队称霸一方,其中李渊父子的太原起兵最终促成了唐朝的建立。李渊本是隋朝的贵族,靠继承祖上的爵位,当上了唐国公。公元617年,杨广派他到太原去当留守(官名),镇压农民起义。开始他也打过几个胜仗,后来看到起义军越打越强,越打越多,他也感到紧张起来了。

    李渊的次子李世民是他众多儿子中最有才能、最有胆识的一个。他眼见隋朝大势已去,便暗中结交有才识的人士,一同商议统一天下。天下大乱之后,李世民乘机劝父亲起兵。

    李渊依照世民及晋阳令刘文静的计谋,从太原起兵,自任大将军,集中了20多万大军攻打长安。李渊攻下长安以后,为了争取民心,宣布约法12条,把隋朝的苛刻法令一概废除,并且暂时让杨广的孙子杨侑做个挂名的皇帝。

    禁军将领宇文化及在江都发动政变,勒死隋炀帝后,李渊立即把杨侑废掉,自己即位称帝,改国号为唐。李渊和李世民经过几年征战,平定了其他起义军和割据势力,统一了全国。

    ●李世民东征西讨

    公元618年,李渊做了皇帝,建立了唐朝,但各地的战乱并没有平息,到处是占山为王的割据势力,统一的任务还相当艰巨。这个艰巨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李世民头上。

    在多种割据势力当中,依附突厥的刘武周最为强大。他占据了雁门、楼烦(今山西静乐)、定襄(在今内蒙)等几个郡,自称皇帝,猖撅一时。公元619年,刘武周率军进攻唐朝城镇,接连取得了几次胜利。坐守太原的李元吉见刘武周来势凶猛,不敢抵抗,吓得把太原城白白送给了刘武周,匹马逃回了京城长安。刘武周得以长驱直进,势力越来越大。李渊在猖狂的刘武周面前,也吓得准备放弃黄河以东的土地,守住蒲津关以西,做个关西皇帝算了。李世民坚决反对父皇的这种苟安思想,他阐明厉害,并积极请战。李渊被李世民说服了,就命李世民领兵出击。经过几次大的战役,李世民把刘武周的主力部队都消灭了。刘武周见大势已去,就逃往突厥。突厥不想得罪唐朝,就将刘武周杀了。失去的大片土地,经过李世民挥军奋战,又回到了唐朝手中。

    打败了刘武周之后,唐朝已把西北的几股割据势力都铲平了,使后方得到了稳固,李渊又命李世民率大军攻取东都(今河南洛阳)。李世民挥师出关,锐不可当,河南许多州县望风而降,很快就把东都包围了。

    东都这时在王世充手里。王世充是隋朝大臣,原与杨广的孙子杨侗一起镇守。杨广死后,王世充先立杨侗为皇帝,后来,他打败了瓦岗起义军,自以为了不起,就废了杨侗,自立为帝,取国号为郑。

    李世民领兵围住东都,日夜不停地攻城。被围在城里的王世充为了摆脱被困的挨打局面,他派人悄悄赶往河北,向窦建德求救。接到王世充的求救信,窦建德即发兵去救王世充。他的目的是想先与王世充联合击败唐军,再寻机消灭王世充,最后夺取天下。窦建德一面发兵30万去救援王世充,一面派人送信给李世民,信中以命令的口气要李世民退回吴中。

    窦建德的信不仅没使李世民撤退,反倒给李世民抢得战机的时间。李世民接受了部将的意见,一面继续围攻东都,一面分兵截住南下的窦建德大军。李世民把他的弟弟留下来攻城,自己则领兵去拦截窦建德。虎牢关(在今河南)一战,窦建德的夏军被打败,溃不成军。在一片混乱之中,窦建德受伤做了俘虏。打败了窦建德,李世民又回兵东都,王世充只好打开城门乖乖投降。

    李世民这一战一举消灭了夏、郑两个大国,使黄河南北的广大地区都成了唐朝境地,统一事业也就基本完成了。

    ●再反唐李密身死

    李密兵败后率两万瓦岗军来投奔唐朝,李渊封他为荆国公,并且将表妹独孤氏嫁给他,但是却不给他兵权,只让他做三品的光禄卿。李密深知李渊此举是对自己进行防范,心中不满,却也无可奈何。李密觉得李渊没把自己放在眼里,越想越气,决定离开长安,但孤身一人离开,他又心有不甘,于是便心生一计。

    一天,李密对李渊说:“臣蒙恩宠,安坐京都,深感不安。闻听山东臣旧日部下大多对王世充不满,臣愿率军前去招抚他们,共讨王世充。”李渊觉得这是件好事,便答应了,并派给李密一万人马。

    离开长安,身边又有一万人马,李密心中松了一口气。他此番就是为了脱离李渊,图谋东山再起。与李密一同出行的还有王伯当、贾润甫,但二人并不知他心中的这一番想法。

    大军刚行到稠桑(今河南灵宝以北),忽然有御史快马追来,传皇帝御旨,要求李密速回长安,说有要事相商,王伯当、贾润甫先率军继续前行。李密一听,便知情况有变。但他心意已决,绝不再回去,便找来王伯当、贾润甫商议对策。

    原来,李密刚带兵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