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的精神_第二十一章 从世界贸易的变革来看法与贸易的关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从世界贸易的变革来看法与贸易的关系 (第1/15页)

    第一节本章总体意见

    重大变革很容易在贸易中发生,但贸易的性质也有可能保持不变。至于不变的原因,可能是某些物质原因,可能是由于土地或气候的性质。

    今天,我们跟印度进行着贸易往来,这活动所需的钱财,是我们自己带到那里去的。罗马人[882]当初与印度进行贸易时,大约每年把五千万塞斯特斯的资金带到印度,并把那里的商品买回西方,我们今天也是这么做的。带去货币换回商品这种做法,每个与印度通商的民族都会采用。

    是大自然促成了这种情形。印度人自己的工艺,是与自己的生活方式相适应的。他们在奢华以及其他生活需求上,跟我们都不同,甚至欧洲的一切,他们几乎都不需要。他们的身体大部分没有衣物遮挡,当地资源足以供应他们的衣着需要。深深操控着他们的宗教,使他们厌恶那些我们食用的物品。因此,我们作为一种价值符号的金属货币,是他们所需要的。他们换取货币的东西是自己的商品,他们获取此类商品的量可能会很大,一是因为他们生活简朴;二是当地自然条件的赐予。我们今天看到的印度人的政制、习俗与行为原则[883],过去的贤者已经在自己的著作中描述出来。印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没有变化,哪个民族何时想与之进行贸易,都会单方向带去金钱。

    第二节非洲民族

    非洲沿海的民族,大多是野蛮民族,甚至还没有进入文明阶段。至于其中原因,我觉得是可居住的小国几乎都被不可居住的地区隔开的缘故。工业和工艺在他们那里都不具备。贵金属倒是特别丰富,但这来自大自然,他们要从自然中获取,十分方便而直接。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每个与之贸易的民族都能够获得他们的、被非洲人视为宝贝的废物。结果,非洲人虽然换取这些废物,却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

    第三节民族需求存在南北差异

    南欧国家与北欧国家之间,由于以下原因存在并维持着一种平衡:大自然给了需求很少的南欧国家很多资源,给了需求很多的北欧国家很少资源,于是,前者有足够丰富的生活用品,却几乎用不到,后者生活用品少得可怜,却需要很多。这种平衡就是:南欧国家的人懒散,北欧国家的人勤奋而有活力。如果不想什么都没有以至变成野蛮民族,就只能辛勤劳作。也因此,奴役行为和制度能够在南欧扎根。即便没有财富,南欧民族也可以舒坦地活着,因此,自由就更不是轻松生活所必需的了。但北欧民族却需要自由,因为这种手段使他们可能满足超过大自然赐予的各种需求。北欧民族只能是自由的或野蛮的,否则就只能是窘迫的。而南欧民族如果没有成为奴隶,就几乎全都性情凶猛。

    第四节贸易在过去和今天的主要差异

    世界形势发生变化,贸易也往往跟着产生重大改变。欧洲如今的贸易流向,主要是由北向南的。然而事实是,每个民族都特别需要其他民族的商品,这是气候不同所致。举例来说,南方的酒类运到北方后就形成一种新的商业,这是古人们所没有的,结果,过去以小麦为准衡量船只的装载重量,现在则以酒桶为准了。

    我们了解的古代贸易地点,集中在地中海的不同港口之间,因此,南方几乎就是整个贸易区。如果几个民族处在同样的气候下,它们的产出就几乎一样,因而就不再需要贸易了。不同气候下的各民族则相反。这就是贸易的规模在过去没有今天大的原因之一[884]。

    前面已经说过了我们与印度的贸易,现在这个说法似乎与之矛盾,其实不然,因为如果两个地方气候有特别大的差异,反而会不再需要对方的任何东西了。

    第五节其他差异

    征服者有时会破坏贸易,君王有时会干扰贸易。为了远离压迫,贸易只好背井离乡游历世界,在能够享受自由的地方驻扎下来。有些地方在过去只有荒原、大海和岩石,今天却有繁盛的贸易;有些地方今天只剩荒原,在过去却可能是贸易圣地。

    古国科尔基思[885]现在是一片大森林,少有人烟,然而谁能想到,它在古罗马时代到处是城区和各国商人。这是过去住在那里的人逐渐把自己卖给土耳其人和波斯人以追求自由的结果。这里现在找不到一件纪念物,我们只能在普林尼[886]和斯特拉波[887]的著作中看到它的废墟和遗迹。

    各国人民间的来往史,也就是贸易史。贸易史上的重大事件有:各民族各种不同形式的灭亡;人口时而激增,时而猛减;时而贼盗大肆前来抢劫,时而门可罗雀。

    第六节古人的贸易

    赛米拉米斯肯定不是在一天之内得到他那不可计数的财宝[888]的,从中可知亚述人很可能像其他民族劫掠他们一样劫掠了其他富有民族。

    财富可由贸易带来,而财富又会导致能够精良化的工艺的奢华。大规模贸易的标志在赛米拉米斯时代已经形成,证据就是那时十分精良的工艺[889]。

    贸易史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奢侈品贸易史,大规模奢侈品贸易,在亚洲各帝国也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