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策反国军 (第1/2页)
第十三章策反国军 太阳刚偏西,政委柳青听说队长回来了,马上起身跑出指挥部迎接,见到越祥就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没事吧?伙计。”柳青拍拍越祥的背道。 “你看,这不是好好的吗?”越祥原地转了一圈回答道。 俩人笑呵呵地并肩走进指挥部。柳青给越祥倒了一碗水,在长桌旁坐下,越祥汇报了“鸿门宴”上的具体情况,然后相互交换了近段工作情况和对敌斗争形势。 “现在的北山和胡家集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后勤供给有了保障,周边村的群众组织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农会政权正在逐步建立和巩固。”柳青首先介绍说:“北山根据地还建有小型的游击队医院,医护人员有所增加,医疗条件也有所改善,2个重伤员基本痊愈,现在缺少的还是药品。”柳青说到这里,心情有些焦急但又有些兴奋道:“一小队的轻伤员全部治愈归队,队伍也得到了补充,经过近段时间的苦练,战斗力也提高很快。” “是啊。”越祥接着道:“游击队建立以来,经过多次战斗,队员们的作战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枪支弹药也得到了补充。”越祥端起碗喝了一口水,又道:“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我们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的作战指挥能力;同时要重视情报工作,让游击队有顺风耳、千里眼,在战斗中变被动为主动,做好打大仗、打胜仗的准备。” “说得太好了。”柳青补充道:“我们还要加强干部和队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激发爱国热情,严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紧密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只有这样,我们游击队方能百战百胜。” 柳青和越祥统一思想后,接着研究了部队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军事训练计划。 这时太阳快落山了,柳青和越祥来到医院看望伤病员。 “报告政委、队长,我的伤已痊愈,要求归队。”柳青和越祥刚进病房,阻击战中腹部受重伤的一小队副队长刘四报告说。 “挺有精神的吗?好样的”越祥上前握住刘四的手道:“不过,能不能归队要听医生的哟。我和政委都说的不算。” “我们在医院待不住了。”另一位右胸部受重伤的战士也上前要求道。 “是的,这二位队员的身体恢复得比较好,这要得力越队长及时购回的西药。”陪着政委、队长看望伤病员的院长向白星接过话说:“你们不要着急,过二天待复查后,要是身体一切正常就可以出院。” “谢谢院长!谢谢政委!谢谢队长!”二人别提有多高兴了。 政委柳青和队长越祥正从医院走出来。 “报告二位首长,有重要情报汇报。”侦察员沈小虎报告道。 原来沈小虎奉命带领二个队员外出侦察,在子陵与当阳交界的一处山林里,发现有炊烟升起,沈小虎和队员感到奇怪,这深山老林里怎么会住有山民呢?应该不可能,因沈小虎是本地人,对这一方很熟悉,再说前几天还从此地路过,根本没有发现有住户。难道是日本鬼子?或是土匪?沈小虎决定和队员进山看个究竟。他俩绕道攀山越岭,从后山翻过悬崖峭壁来到大山森林中,发现是国民党的部队。正当他俩感到纳闷时,只见一个士兵向他们这边走来,他来到悬崖边,把肩上的步枪靠在树杆上,正准备小便,藏在崖下面的沈小虎猛然跃起,一把抓住士兵的腿往下拽。“啊”声还没喊出来,另外一个队员用枪顶住了他的头“不许动,我们是北山游击队,再动就打死你。” “八爷,我老实、我不动。”国民党士兵胆颤心惊。 沈小虎带着俘虏,另一名队员捡起步枪,一起向安全地带转移,来到一处洼地,沈小虎突击审问俘虏后得知,这伙国民党的兵是川军,原来是一个营的编制,现仅有80多人,是从四川逃过来的。这个俘虏正是营长的小舅子。 听到沈小虎的介绍,越祥心里有了数,决定审审这个俘虏以后再作决定。 经过审问,越祥进一步了解了这一队国军的来历。他们是驻扎在四川巴东国民党第24师一营的川兵,营长叫牟小伍,是穷人家的孩子,父母亲和老婆都惨死在日本鬼子的屠刀下,他当兵就是为了报仇。没有想到,他身边的那些当官的,贪污成性,作威作福,整天到晚吃喝玩乐,特别是皖南事变之后,国民党不但不抗日,还经常和坚决抗日、深受百姓拥护的八路军进行摩擦活动。现实使他看清了国民党军队的本质,他决定离开国民党军队,带领受尽苦难的兄弟们上山打日本鬼子。一天深夜,趁部队野营拉练的机会,把一营的近100位兄弟拉上了山,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流窜到了子陵和当阳交界的深山老林地带。 游击队指挥部里,越祥把了解的这些情况,向在坐的政委柳青和副大队长陈为兴作了详细说明。最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认为这个国民党的牟营长本质不坏,我们要争取他们加入游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