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清1796_第二百五十六章 十三行的结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六章 十三行的结局 (第2/3页)

的原因。

    十九世纪之前中国一直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当十三行垄断帝国贸易时,他们的行为就会产生巨大的国际影响。

    而黎汉明来到同文行,除了有潘有度这个总商的原因外,再有便是如今的同文行还是瑞典东印度公司的大股东和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债权人。

    当然了,黎汉明来此最主要的目的还是看上了潘有度这个人,在军政府的统治下,垄断贸易的十三行显然不可取,但黎汉明也不可能闭关锁国。

    所以,黎汉明准备在取缔十三行垄断地位的同时,再成立一个外贸部来主管对外贸易。

    作为总商的潘有度,无疑是负责外贸部的第一人选。

    什么是总商?总商就是行商的首领,负责管理十三行的事务,这不是十三行的自律组织,而是广州海关任命的正式管理职位,外贸纠纷、摊派税赋、行业调查,政府首先就会找总商。

    总商责任重大,一般由十三行中最大的行商老板担任。

    同文行是行业老大,所以最初的总商差不多一直是同文行老板潘振辰担任,一干就是近三十年。

    这位十三行的领袖人物,是一个传奇,他不仅精通四门外语,还通过“债转股”成为瑞典东印度公司的股东,开创了中国企业参股欧洲企业的先河。

    成为瑞典东印度公司的股东后,他还参加过一次公司的股东大会,当潘振辰到达瑞典哥德堡时,受到瑞典朝野的热烈欢迎,瑞典博物馆至今还收藏着潘振辰到此一游的字画。

    据黎汉明所知,潘振辰应该是历史上第一位正式造访欧洲的中国人,称得上“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比林则徐和魏源早了近一个世纪。

    作为继承潘振辰事业的潘有度,能力眼界各方面自然也差不到哪儿去。

    正当黎汉明在吴卫荣的介绍下听得津津有味时,同文行的老板潘有度急匆匆的跑了进来拱手见礼道:“潘有度见过大帅!”

    “潘先生不必多礼,冒昧造访,倒是打扰潘先生了。”黎汉明也没准备隐瞒身份,既然被认出来了,索性也就没有藏着掖着。

    潘有度闻言连忙说道:“大帅大驾光临,敝舍蓬荜生辉,倒是荣谷怠慢了。”

    寒暄一番后,黎汉明看着墙上挂着的地图笑了笑道:“看了潘先生的兴趣倒是广泛啊。”

    潘有度闻言连忙随着黎汉明的视线看去,顿时也笑了笑道:“让大帅见笑了!”

    墙上挂着的是这个时代最好的世界地图,甚至有些地图是探险家刚完成,还没有在欧洲出自版的。

    黎汉明远远的看了看地图后,顿时好奇的问道:“潘先生对西洋的局势也了解?”

    黎汉明之所以有此一问,主要是他看到了地图上所标注的一些信息,其中就有拿破仑侵入奥地利的标注。

    “不瞒大帅,闲来无事之下,我略微了解了一下西洋的局势,毕竟商场如战场,知己知彼,才能有更大的必胜把握。”

    听到潘有度的回答,黎汉明不由得赞赏的点了点头,同文行能成为行商的领头羊不是没有道理的。

    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润了润喉咙后黎汉明便又问道:“不知潘先生对十三行怎么看?”

    潘有度闻言抿了抿嘴,沉吟了好一会儿后才叹了一口气回道:“不瞒大帅,宁为一条狗,不做行商首啊!”

    黎汉明闻言一愣,倒是没想到潘有度会有这么直接的一个回答:“哦?潘先生何出此言?”

    潘有度见状不由得苦笑道:“不瞒大帅,满清君臣们无止境的贪腐欲望,就像寄生虫一样吸食着广州十三行的血肉,我们是苦不堪言呐!”

    自乾隆末期始,吏治败坏,贪污盛行,国势转衰,民间叛乱迭起,清政府财政负担加重,财政上的负担自然要转嫁给百姓,商人以其富厚,更是难以独善其身。

    身为商总的潘有度一面要经营同文行,一面又要应付官场和外商之间的事务,繁冗的工作让他殚精竭虑,感到厌倦和疲惫。

    经济形势好,行商们有钱赚,总商的活还好干点;经济形势差,官员还这么贪腐,总商的活就不好干了。

    黎汉明闻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他其实也明白,清朝设立广东十三行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发展国家经济,也不是为了增加百姓就业,而是为了便于商业管控,而管控与贪腐是硬币的两面。

    不积极主动配合清朝君臣贪腐的商人,是不可能在广州十三行生存多久的。

    说着,潘有度连忙从袖子中取出一份折本双手递给黎汉明后接着道:“大帅请看,这是今年清廷刚发来的《粤海关征收洋船进出口各项归公规礼清单》。”

    黎汉明连忙接过看了看,发现其中名目竟然达到了一百多项,这些都是清廷向十三行索要的。

    “这只是公开的,还有冰山之下的私相授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