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限游戏开始又名从大明开始_第二百三十六章 县城攻防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六章 县城攻防战 (第2/2页)

鸟,方便铁塔王杀鸡敬猴。

    所以要想快速的在本地建立不可动摇的权威,最好的办法就是铁塔王的大军踏平县城,把云龙观的道士们全部杀掉。

    到时候不管过去本地的地主和大家族跟云龙观有什么勾搭,在云龙观的道士们的尸体面前,他们只能选择臣服于铁塔王。

    虽然铁塔王很看不起云龙观,但那只是战略上的蔑视,从战术上铁塔王还是很认真的对待云龙观。

    这年头有太多英雄好汉在阴沟里翻船,天知道云龙观是不是针对自己设下的陷阱。

    再说兵者凶也,打起仗来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铁塔王可不希望自己因为大意吃亏。

    所以铁塔王的大军距离县城还有十里就停下不走了,大军开始埋锅做饭一方面是休息两天好恢复士兵的精力体力。

    另一方面也是派人给县城当中的云龙观的道士们传信让他们自己出来投降。

    这是老规矩,讲究的就是一个先礼后兵。

    只要县城里面云龙观的道士们肯投降,那么很多事情对铁塔王来说就是走个流程。

    县城本身的防御力和战斗力并不被铁塔王看在眼里,但如果要强攻的话损失个几百甚至上千人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更重要的是时间上的拖延,别看县城不大,只要打起仗来就会发生各种意外。

    就算整个过程当中没有任何意外,强行攻打县城成功到最后收尾消耗十天半个月的时间一点也不新鲜。

    自己这五万人的大军每天人吃马嚼得消耗多少东西?

    不管能不能把县城打下来,光是消耗半个月的时间从投入成本和产出上来说铁塔王就肯定会亏本。

    这个时代也许会缺乏相关的详细理论,但是铁塔王这样老打仗的将军心里头肯定有一本账。

    成败得失计算的很清楚。

    如果不是县城本身的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铁塔王根本不会劳师动众来攻打县城。

    只可惜县城当中云龙观的道士们完全不能理解铁塔王的苦心。

    负责传讯的人被云龙观的道士们毫不客气的赶出县城,然后县城的大门紧闭停止交通。

    这明显就是打算负隅顽抗的态度。

    铁塔王虽然表现的很生气,其实心里却清楚这种情况才是正常反应。

    云龙观的道士们要是二话不说倒头就拜,铁塔王反倒不敢跟他们轻易见面。

    这天下从来不缺乏高手,敢拼命行那白虹贯日之事的高手,要是想办法总能找得出来。

    铁塔王本身就是个高手按照超凡十五阶的划分怎么着也能够评为超凡四阶。

    但是那些玩弄法术的人总有些邪门,铁塔王这样的军阀并不愿意跟他们赌命。

    万一输了,自己不就亏大了!

    所以铁塔王的应对中规中矩,先是花两天的时间用来休息,好让自己的军队恢复行军的疲惫。

    然后大军出动,把县城四面包围。

    不是围三放一,铁塔王的大军在数量上占据优势,规划作战方案的时候当然是按照全歼敌人设计的。

    既然县城里面的云龙观的道士们做出了选择,那么铁塔王也会选择他们当成杀鸡敬猴的那只鸡。

    不见血的话,怎么让本地地主和大家族全都害怕?

    大军包围县城以后,铁塔王命令手下,用箭把劝降书射到城内。

    并不是只有一份,而是有很多。

    这样在城外乱射箭按说肯定会有很多误伤,但是铁塔王本身追求的就是这个效果。

    站在城外根本看不到城内的情况下乱射箭,多半会把城墙上防守的士兵误伤。

    少量的弓箭也会射到县城当中,上面的劝降书有很大可能落到一些别有心思的人手中。

    劝降书中许诺了县城当中的士绅只要肯‘改邪归正’打开县城的城门,铁塔王的大军非但会对他们秋毫无犯,还会另有重赏。

    至于是否有人真的会去做?最后有没有做成?

    对于铁塔王来说都是有枣没枣打三杆子的事,万一成了铁塔王不就赚到了。

    可惜县城的城墙上站的都是乙木力士,根本没有普通的士兵混在其中。

    乙木力士完全不是人,不畏生死不知疲倦,弓箭射过来根本不知道躲。

    再加上乙木力士的体型过大,很多弓箭直接都射到了乙木力士的身上。

    有一些特别倒霉的乙木力士身上能插着几十只弓箭,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的样子就像是木头的人形靶子。

    铁塔王有点笑不出来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