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之恪_第33章 权势(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3章 权势(6) (第1/2页)

    一早。

    “这么热闹,发生什么了?”

    “你不知道啊,说是搬石头,赏银十两。”

    “还有这好事,骗人的吧。”

    “我也觉得不像真的。”

    这天,四大城门同时开始,进出城门的人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城门旁停着一辆平板车,拉着一车石头,每个石头大概五十斤,旁边贴着一张告示,谁能把这十块石头从车上搬下来再搬回去,赏银十两。

    这是效仿商鞅变法,当时商鞅变法的条令已经拟好了,但是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还没有颁布,于是想了一个办法,让人在市场南门前放置一根高三丈的木头,凡事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五金。老百姓一开始看到后只是奇怪没有人敢去搬木头。商鞅又把赏银提高到五十金。最后有一个人搬了木头,真的得到了五十金,大家才相信这不是骗子。最终颁布了那法令(《史记·商君列传》)。

    李青白想着用‘搬石头得赏金的办法’,正是参考商鞅变法,先在百姓心中建立诚信,人家才会相信将来寺院建成的时候会在功德碑上刻自己的名字。

    她当时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在座的几位大人经过了一番激烈的讨论。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子的。

    褚恪之从码头把李青白带回来,又领着他去见褚尚书跟各位大人,屋内确实讨论用建功德碑来吸引各大家族捐款。

    功德碑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有了,记事记人,记载丰功伟绩,一般都是石材制成,不怕风吹雨淋,能保存长久。

    “父亲,李青白或许能解这燃眉之急,也算将功补过,父亲不妨听一听。”褚恪之率先开口。

    李青白并没有管周围或不耐烦或好奇的目光,既然公子恪这么看重她,那就好好表现一番,于是清理了一下思路,不卑不亢的开口道:“尚书大人,各位大人,效仿古人建功德碑,把捐款人的名字写在上面,学生也认为这是一个好方法。让学生来算一算,一万万两,这些如果每家募捐十万两,需要千家,如果每家捐献百万两,需要百家,如果每家捐献千万两,需要十家。上京有多少家士族,又有多少家可以舍得拿出千万两?”李青白说完这些,看到褚尚书若有所思,知道自己的话他开始听进去了。

    “各位大人,显然,功德碑只刻录士族是有风险的,学生大胆认为,还应该算上这些老百姓。老百姓一人出一两哪怕是一文钱,人数多了,钱数自然就多了。我们再算一算,假如一人捐一两,十万人可以捐十万两,五个州县就可以达到五十万两。但是自古以来老百姓怕官,也不信任官,这怎么办呢?”李青白故意停顿了一下。

    是的,让士族募捐可操作性是可以实现的,因为有圣上和褚府牵头,即便崔府也不会落后,这是帝王的权衡术,一时半会也解释不清楚,也不用解释。如果最后真的差几十万两呢,募捐的人越多越有备无患。

    “所以,让这些老百姓要相信他们这些人也会出现在功德碑上,官和民之间建立诚信关系。”李青白说到这里,已经有人想到了。

    “效仿商鞅变法?”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