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汾玉人_第二章 成长 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成长 1 (第1/2页)

    岁首之日一大早,小重耳还在睡梦中便隐约听到有人在喊他:

    “儿亲!儿亲!”

    “公子,耳公子,起床啦!”

    重耳睁开惺忪双眼,见是娘亲和新燕在床席前叫自己,回了回神儿,他突然想起娘亲前夜说过的话,便一骨碌爬起来问道:“娘亲,今日过年吗?”

    “对呀!”狐姬一面给小重耳穿新衣,一面柔声说道,“今日过年,快穿衣服,我们要随你君父到社稷、庙堂行岁首祭拜大典,然后回来给你君父拜年去。”

    “娘亲,何为年?”重耳眨着漆黑明亮的眼睛问道。

    “何为年,从年字的写法可略知一二。年的初字,形似禾谷成熟,人在负禾,”狐姬见重耳一脸懵懂,便用食指蘸了青铜脸盆内的清水,在茶几上写下一个“年”字,解释道,“这就是年字,它最初的形状,很像是一个人背着成熟了的禾谷,禾谷就是我们每天吃的粮食,由农人种在田地里长成。因为一年四季的轮回,哦,也就是从一个岁首到下一个岁首,禾谷只成熟一次,这段时间,就是一年,也叫一岁。”

    “那我今年五岁,说明禾谷成熟过五次,对吗?”

    “对的!一年当中如果五谷丰登,就叫有年,或者叫丰年。”

    “娘亲,何为五谷丰登?”

    “五谷呢,是指稻、黍、稷、麦、菽这五种粮食。丰登,就是丰收的意思。”

    “那何为丰收呢?为何岁首要拜年?”

    新燕无奈地冲狐姬摇摇头,说道:“夫人,公子又开始了,只要一睁眼,就有无穷无尽的‘为何’‘何为’。公子,我问你,为何你有如此多的‘为何’,嗯?”

    “因为……因为我不懂啊!”重耳答道。

    “那为何公子不懂呢?”新燕故意逗他。

    “因为娘亲的‘年’多,重耳的‘年’少,所以我懂的东西没有娘亲多呀!”

    “嗬!还真问不住公子!”新燕对狐姬笑道,“公子出生前我就说过,夫人您怀的是人精,怎么样?让我说中了吧!”

    狐姬莞尔一笑,对重耳说道:“儿亲!我们要赶紧盥洗、梳头了,等拜完年回来,娘亲再给你解释,好吗?”

    “嗯,好!”

    …………………………………………………………………………

    在重耳记忆里,每逢岁首大典,是铜缇宫最隆重、庄严也是最热闹的时候。宫里宫外早已洒扫一新,晋国宗亲、大夫、廷卫、内侍、宫娥、执事、杂役、马官各色人等,无不穿戴一新,往来穿梭,忙碌不迭。重耳不懂什么是祭祀,但很喜欢看宫里五彩缤纷的装饰和盛大仪仗里花花绿绿的旌旗和绣盖。

    狐姬身着盛服,牵着重耳的小手随在晋侯及宗亲队伍里,先到社稷祭拜天地、日月、四方、山河之神,再到庙堂祭拜列祖列宗牌位,最后到宴会厅共享岁首家宴。

    社稷宗庙里贡满祭祀用的牺牲玉帛。造型优美、闪金烁银的金属器皿被摆在祭台中央,里面精美的纹绣丝绸衬垫上,奉献着玉琮、玉璧、玉钺、玉圭等瑞器;大方鼎内盛满油汪汪、香喷喷的猪、牛、鸡、羊等牲禽胙rou;几案笾豆内则供奉着颗粒最为饱满的五谷,以及干果、坚果和美酒;形状各异、色彩绚丽的花馍面点层层堆叠,令人眼花缭乱……

    祭奠完回去的路上,狐姬给重耳解释了何为“丰收”。

    “丰收啊,就是农人从岁首至岁尾收获了很多粮食,人人都能吃饱肚子;何为拜年呢?就是人民向上天和先祖祈福,祈愿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福寿恒昌……”

    “那……何为‘风调雨顺’?”重耳又问。

    ……

    狐姬的解释往往会引出重耳更多的‘为何’‘何为’,但她总是不厌其烦,耐心解答,直至重耳满意为止。

    岁首家宴也是重耳极喜欢的,当然,这要在给君父拜完年之后方始。

    铜缇宫宴会厅内,晋侯子女、宗亲依次而坐。

    食前祭礼是每次家宴进膳前必不可少的环节。重耳没用心听司膳官神神叨叨诵念祭辞,也听不懂,因为他的心思全在鼎里的美食上。重耳看见,卤猪rou、炖牛rou、烤羊腿、鸡rou、鸭rou、兔rou等各种美味佳肴冒着香气和热气盛于鼎内,在膳宰指挥下由司膳宫人抬进温暖如春的宴会厅内。每一鼎菜肴首先被放置于君父面前,由君父的贴身内侍用近乎仪式感的手法以银针检验后,再用银筷将菜肴夹到一个玲珑剔透的玉碗或玉碟内,毕恭毕敬捧给君父食用。君父食毕,膳宰才命人将这鼎佳肴分食于其他宗亲品尝。

    佐以美餐的还有从宴会厅两侧帷幔后传来的钟磬丝竹管乐之声,严肃拘谨的家宴气氛由此变得轻松不少。鼎食被源源不断抬上来,每道鼎食的膳司会挨个在宗亲成员面前停留片刻,为主人取相应适量菜肴,然后转到下一位主人面前司膳。

    重耳很快就吃饱了,他开始注意殿内的其他人……

    大殿上位负扆(音以)而坐的君父此时已去除朱繍冕服,由小君骊姬姐妹在左右服侍进膳,不时面露和蔼可亲之容。不过,君父和蔼可亲的眼神一般不会在他、夷吾等公子身上停留,只顾关注着奚齐(骊姬所生)、卓子(少姬所生)的一举一动……

    几近成年、不苟言笑的哥哥申生,严肃、恭谨地坐在重耳这一辈宗亲的头席位置,他是晋国世子,未来的晋侯。

    刚到及笄之年的嫡公主伯姬在低头谨小慎微地细嚼慢咽,偶尔瞟到重耳在看自己,便飞快地冲他莞尔一笑。

    和他一样已经吃饱的弟弟夷吾,不顾小戎姨母的怒目警示,三番五次想站起来乱跑,都被姨母强行按在坐席上……

    其实重耳也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