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统一洛阳赌馆 (第3/4页)
如果你舍不得这点利益,我可以不来提取属于我的那一部份钱财。你可以用别的东西来抵偿属于我的那一笔钱财。” “哦?如何抵偿?拿什么来抵?”要他的钱,便等于是割了他的rou,这一点,他和当今皇上还是有着类同的。听刘易说到不用直接付钱,可以用别的东西来低偿,刘杨不禁眼睛一亮。 “呵呵,这个更简单了,你可以拿一些粮食啊,或者是一些废铁啊,衣布盔甲,什么的都可以。”刘易随口举着例子道:“你这个城守,做了也不是一天半天了,平时你的城守士兵更换下来的一些老旧的兵器衣甲,怕已经都堆得没有地方堆放了吧?你可以拿这些东西来抵钱。我是做生意的,跟刘福管事说过了,什么生意都做,哪怕是……贩人。” “贩人?”刘杨和刘福的眼睛不禁瞪得老大,他们现在,还真的看不透这个自称是刘天的生意人是什么的人了,浑身透着一种让人感到神秘又怪异的感觉,当然,更多的是让他们感到心里寒颤。 这个人,要那些粮食、废旧的兵器、衣甲什么的可以理解,也的确让刘杨的心里一喜。因为,他平时虚报克扣出来的军粮还真的存下不少,如果可以拿来顶钱给刘易的话,也是一件好事。至于那些更换下来的老早兵器什么的,他老早便想处理了,现在能变废为宝,也更让他的心里一阵高兴。但是这个贩人…… “别误会,我不是人贩子,不是什么人都要的。”刘易解释着说道:“你这个做城守的,应该很清楚城里的情况,特别是人员的情况,如果你能给我提供那些有着一技之长的人,一个顶百两。详细一点说,就是懂得做木工的、打铁的、造纸的等等,反正各行各业的,我都要,只要你能把他们找来给我,一个就顶百两。” “这、这个好……”刘杨听刘易这么一说,他还真的有点高兴了,甚至他觉得,自己似乎并没有损失到真正的利益啊。 一个顶百两啊!洛阳城内,人口几十万,其中有一门手艺的匠人有多少?只要把他们找出来,推荐到刘易这儿,刘易把要接下来,便可以抵一百两啊。这世上竟然会有这么便宜的事? 呵呵,他不知道,这是刘易在为今后的洛阳大撤退做准备了,刚巧,这个刘杨又是城守,有着他的帮忙,便可以率先将在洛阳里的有一门手艺的匠人送走。至于如何送走他们,让他们愿意跟自己走,自然也由这个城守来想想办法了。他可以用军中召集的名义,把那些匠人招来,然后交给刘易,让刘易安排他们去哪里的事宜。 不管如何,刘易觉得,洛阳是不可守的,北有匈奴,西有董卓,东、南方又有曹cao等天下诸候,一旦乱世来临,首先遭受到彻底破坏的便是这洛阳京城。 现在,刘易也终于记起了,也非常肯定,在董卓火烧洛阳,迁都长安之后,洛阳还再遭受到匈奴人的劫掠,而蔡琰,就是在那个时候被掳走的。所以,这个多灾多难之地,不可以久留,从现在开始,便要做好大转移撤退的种种准备。 但是,这些事,刘易又不能公然和别人说的,总不能和贾诩这些人说,不久的将来,洛阳京城便会怎么怎么样,便会成为一座真正的废墟……呵呵,如果和他们这样说的话,他们不把刘易当作是怪物就怪了。未卜先知也不是知道得这么清楚的。 刘易没有对刘杨表明自己的真正身份,和他们详细的再谈了一下货物抵钱,如果交接的问题。一直到天色黑透了,刘易才从大丰赌馆离开,当然,赢下来的这十多二十万银两,刘易还是要带走的,一码归一码嘛。 洞庭湖新洲的正式水军,要粮饷的,另外陆军兵士,同样也需要,既然洞庭湖的兵士实行了军饷制度,那么,在大泽坡基地的军兵,也同样要实行这样的制度。也只有如此,才可以让士兵们保持着当兵的热情,也更容易将他们训练成令行禁止的正式军人。 所以,现在多多钱怕都不是太够。 经过这次大丰赌馆之行,相信打死刘杨也不敢再派人去皇家俱乐部搞捣乱了。不过,除了大丰俱乐部之外,还有别的赌场赌馆。那些,赌场赌馆,刘易还得要一一去造访,把他们曾赢去的钱,加倍的赢回来。 但是现在天色已经黑,刘易只能先回去了。 回到了皇家俱乐部,几女都还在,都在等着刘易回来吃饭呢。她们似乎都很喜欢刘易这个中年人的扮相,居然不让刘易落妆,就如此陪着她们吃了饭,黄舞蝶还非常趣怪的拉扯着刘易那粘上去的胡子,说刘易留点胡子可能更好看一点,弄得刘易有点哭笑不得。 天知道,她们是不是因为看到刘易变成了一个中年人或者是老年人可能会少一点沾花惹草?估计她们也就是这个意思,想将刘易丑化一点,不用受到那么多女人的关注。 阴灵珊的乐艺,居然不在卞玉之下,她们两人,还真的一见如故,jiejiemeimei的叫得甜极了。因为有着共同爱好兴趣的问题,她们两人还真的非常相谈颇欢。刘易不在的时候,她们也没有因此而互相闹别扭。 黄舞蝶虽然不懂乐艺,但也喜欢欣赏,所以,她做观众。而龙欣和张芍,她们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点乐艺,有时候也能够插得上话。她们都在练习刘易抄袭后世给卞玉的歌曲,刘易干脆便让他们在皇家俱乐部里住下,让她们互相亲近一点,找点事来做。而刘易他自己,当然是要进皇宫去了,晚上,还要给皇上输送元阳真气呢。
皇上的精神状态已经有了好转的迹象,但是一时半刻也好不了这么快的,没有一两个月的时间,他也休想可以临朝。现在,朝政的事,暂时还是由十常侍把持着,应该说是由袁隗、何进等三方的势力把持,董太后偶尔也会垂帘听政,他们议定的事,董太后点头同意才正式执行。 这些,刘易不想去多管了,也论不到刘易去管,除非,真的做了摄政大臣。但是,做了摄政大臣又怎么样?这样的一个朝廷官员,自己的政策,能够得以顺利的实施么?传达下去的政令,那些朝宦会执行么?甚至乎执行了,也会按自己的意思去办么?这些,都是刘易不太愿意做这个摄政大臣的原因。 另外,还有一个消息,那就是曹cao也回来了,他现在,是朝廷议郎,可以说,曹cao也正式的踏入朝堂了。 不过,刘易知道,曹cao暂时还是还不太好过的。因为,曹cao本身便是宦官之家的出身,朝中的官员,大多对他排挤,轻视他。可是,那些宦官,却也因为曹cao的性格,而对曹cao敌视,所以,曹cao现在可是两边不讨好,不,应该是多方不讨好。 拿像卢植等一众正直的人士来说吧,他们的心里,对曹cao的才干还是挺欣赏的,可是,却因为曹cao的出身,他们对曹cao可是敬而远之,尤其是经过许昭许子将对曹cao所评价的那些话,治巨之能臣,乱世之jianian臣,呵呵,一句话,便可以让那些忠直的人对曹cao无形之中便产生了一种戒惧的心理,不愿和曹cao往来。 另外,像袁隗这样的权臣,他们和宦官相斗也不是一年半载的事了,所以,对于曹cao的出生,他们还是有所顾忌的,很是看不起曹cao。 所以,哪怕曹cao已经声名在外,但是在朝堂之中,却是非常孤立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