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第1/2页)
我却不知道前几日的军营大帐里赵王曾收到了两封密函。 一封是盖着玉印来自皇上的密函,另一封还是来自皇上的密函,却是由皇上的暗卫首领亲自送来的。 赵王见到暗卫的那一刻就知道上京城里出事了,心里想着皇叔就如此等不及吗? 信到的当日他马上就收拾好了行囊,让自己的贴身侍卫叶昭拿着手符先行回去,去城外召集皇上的暗卫们待命,他次日就进宫去向我我父王借兵。 那驿站里送来的密函上面写着皇上身体近日有恙,听闻赵王在外云游寻医,寻得以为神医 希望可说服神医进皇宫为皇上也诊一诊,除此之外都是一些不咸不淡的问候。 说是密函,上面的火漆分明已经是被人破坏又重新沾上的,这一路不知有多少人已经看过了。 而皇上的暗卫送来的上面只有简单几个字:青鸟于林园。 这是只有他与皇上才懂的,他与皇上幼时曾在御花园里遇见一只受伤的小青鸟,带回寝宫细心养了多日可还是不成,他们一起把这只小鸟埋在了林园里。 他紧紧的捏着信纸,捏的一角都裂开了才稍稍松手,他知道这意思是皇兄怕是觉得自己没多少日子了。 此时的皇宫内早已乱作一团,皇上称病多日未上朝,也并未声明究竟是何病。这些年里没到冬天皇上都会病上一场,可从未有一次耽误朝政。 整个皇宫里充斥着各种谣言,还有人日日守在太医的府邸,想打探些消息。 各方势力都看着皇后会作何反应,但她整日里闭门不出,不明立场。 她身后的林相暗地里早已倒戈向燕王,而燕王也频频进宫到太后宫里,不知两人在谈论什么,却总有争吵声传出。 如今的朝堂以林相和沈国公两脉争得你死我活,太后的意思也尚不明确,可燕王眼看着已经是等不了了。 赵王远在一边也可想象出如今的上京城形势如何,也清楚此次回去,成王败寇在此一举。 但他最大的筹码还是皇上的信赖,从皇上把统领暗卫和御林军的手符交给他的那天,他就确信皇上的遗诏里,一定会是他的名字,只是万不可让皇叔抢了先机,毕竟伪造遗诏可不是什么难事。 他面对着我父王拿出了丰厚的筹码,来借我国的五万精锐。因为燕王私下养兵自重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在不清楚数量的情况下,还是要多带些人回去。 筹码便是:若是他登上皇位,十年内不再对我国征收赋税,不必上贡等等,说这些父王连眼都没抬一下。 直到他说出口:“王上,来了这几日也对这里有些了解。” “你们的疆土虽然土地肥沃可气候恶劣,除了种植的瓜果还算得上上品,可总种不出庄稼。 若你此次助我一臂之力,我自会派人来教你们建构水渠,防洪治水,每年还给你们千石粮食。 且我们两国向来交好,只要我在朝一日中原的将士永远不会踏入你们的疆土,如何?” 说到这父王才稍稍抬起头观察着赵王。他说的倒都是实情,比起农耕技术我们确是不如他们中原人。 我们即使有着辽阔的疆土和肥沃的土地,可还是有许多百姓吃不饱饭。 因为天气实在恶劣,前些年天降大雨数日不止,整个天空都被乌云笼罩着,正午时分也不见一丝阳光。 数十个村落被冲刷的只剩满目的凄凉,到处都是无家可归的流民。 而近些年来又是大旱之年,有些地方已经有大半年没下过一滴雨,地上都已经裂出了一条条裂缝。 他见我父王端着茶杯的手在空中顿了顿,然后抬头打量着他,就知道这事办成了。 父王按照约定给了他要的,这其中居然是呼里延领队,而不是呼尔。 他似乎十分急切,从那一日晚上偷偷见过后就再没来看过我。 临行时他站在队伍的最前端,望着身后一片黑压压的人群。 可我只能远远的望着他,虽然身穿着最普通的铠甲,但好像真的在他的身上看到了帝王的气魄,没有丝毫少年人的稚嫩。 那样锋利的眼神和强大的气场,我只在我父王身上见过。我总觉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