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四章 接哨战  (第1/3页)
    随着多尼的一声令下,大批哨骑迅速向北增援。    从几天前清军的哨骑就已经向北搜寻了,而现在为了确保万一,多尼又增添了人手。    紧接着大批清军蜂拥出营,排兵布阵,准备和孙可望进行决战。    “王爷,此战末将请为先锋!”赵布泰咬牙拱手道。    “好!若是顺贼未至,那么我军就一鼓作气,先击破了孙可望!”    “若是顺贼将至,那么……”多尼眉头紧锁,思索不已。    “王爷,事到如今,我等惟一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才可为大清扭转战局啊!”固山额真卓罗叹气道。    此言一出,八旗诸将纷纷点头。    无论是在什么时候军事都会受到经济和政治等因素影响。    顺军发动怀庆战役,致使两路清军全被吸引到了自己身上,陕北和潼关两面受敌。    这一向为人所诟病。    要不是如此,多铎南下,李自成只需要面对阿济格一路兵马。    就他那八万人,包围延安和榆林后,只剩下了三万余人。    要是没有怀庆,这三万多人一头撞上李自成十万以上的主力。    这画面不要简直不要太美。    可是这是上帝视角。    从当时李自成的角度来看,他不知道清军兵分两路,而大顺军之前连战连败,士气低落。    要是再不打一个胜仗鼓舞士气,只怕西北地区的人心就散了,人人都觉得咱大顺不行了。    所以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李自成在怀庆A了过去,然后……就凉了。    而现在,在宝庆一带八旗诸将出于政治上的考虑,甚至不少人觉得即便大顺军也到了。    也应该和孙可望进行决战,这也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只不过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而已。    多尼闻言咬了咬牙,无论如何他都得打一仗。    他是多铎之子,而多尔衮兄弟一向不为顺治所喜。    他之所以能够统兵南下,那是因为八旗王公中已经无人可用了。    济度败于郑成功之手,让他带兵南下,咱大清不放心。    原本安亲王岳乐是最好的人选,可是岳乐一向被顺治看重,甚至有传言顺治有意立他为皇储。    这要是岳乐南下获取了战功,孝庄为了自己的孙子们哪里能放心啊!    所以最后只能让多尼和罗可铎南下了。    而现在磨盘山已败,自己要是龟缩不战,云贵根本无法久持。    到最后就只能带着满蒙子弟杀马为食穿过四川的千里无人区回到陕甘了。    真要是这样,一向不被顺治所喜的他下场会怎么样,可想而知!    要知道就连何洛会这种战功赫赫的固山额真顺治说杀就杀!说凌迟就凌迟。    只怕到时候幽禁而死都是自己最好的结局了!    所以无论如何,反正是这么个下场,不拼是死,拼的话说不定还能击败孙可望搏一条生路!    既然如此多尼也就只能拼了!    “好!西贼和顺贼都是我大清的手下败将,纵使二贼合力我等又有何惧?”    多尼大喝道:“今日我等便在宝庆和贼寇决一死战,为我大清建立不世之功!”    “王爷英明!”    八旗诸将齐声高喝,一个个斗志昂扬。    鼓――    沉重的鼓声响起,十万清军出营列阵,只留下了万余老弱兵守营。    而在大营之前,龙骧、虎贲、鹰扬、豹韬、先登、陷阵、前锋、扫寇、挡寇、灭虏,十大步兵镇严阵以待,声势震动。    以四大亲卫镇为中坚,前军三镇为右翼,扫寇、荡寇、灭虏三镇为左翼。    诛虏镇留守大营,骁骑镇和骠骑镇后列休息。    铁骑镇围绕在孙可望的龙旗周围,四大营的骑兵向前sao扰。    整整十四万以上的披甲战兵严阵以待。    双方二十五万以上的兵力在资江以西的这片稍微开阔的地带展开了这个时代巅峰对决。    “洪承畴松锦之战时号称八大总兵,十三万大军,可是其中真正披甲的却不知道有多少。”    “李自成的潼关大战十万以上的顺军披甲对决八万清军,岔路口之战孤的十万驾前对决屯齐的八万清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