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鸿钧推诿封神劫,女娲亲上紫霄宫 (第2/2页)
br> 而如今,老师做的龌龊事情有可能被三清知晓,鸿钧自然是放在了心上。 古一前世有句话叫做‘疑邻盗斧’,如今的鸿钧就是这么一种心态。 因此,古一提出让三清去主导量劫,鸿钧很是迟疑。 对于鸿钧的迟疑,古一很清楚他的心思。 就如鸿钧一般,古一自然也是清楚的知道三清本源恢复了。 同时古一也很清楚,三清的本源正是鸿钧算计的。 不过不是天道告知,也不是盘古说的,而是古一自己猜测得来的,同时古一还猜测,这可能是在大道的影响下,从而使得鸿钧有了算计三清的想法。 也正是基于鸿钧算计过三清,从而,古一才有了让鸿钧去试探一番三清的底牌。 显然,鸿钧并没有上当。 于是古一也不再说话,只是沉默的等着鸿钧给出一个答桉。 紫霄宫中,沉默了片刻之后,鸿钧这才开口道:“三清如今刚刚复合,并不适合执掌量劫。 那帝辛竟然亵渎了女娲,不如让女娲来执掌量劫吧! 道友看可好?” 古一听了鸿钧的话,不由得心中惊呼一声:“老银币! 好算计。” 鸿钧虽然说是让女娲来执掌量劫,实际上却是将执掌量劫的权柄交给了古一。 如果是之前的那种巫妖量劫,龙汉量劫,都不是什么麻烦事情,但如今封神量劫,可是涉及到所有的洪荒势力,龙凤麒麟,巫妖地府,凶兽天庭。 这次的量劫可不是那般好执掌的。 更何况,天道异变,除了封神,还有百族鼎立的情况。 这也是鸿钧如今撂挑子的原因,毕竟干好了,你没有功劳,干不好,天道就找你麻烦。 至于说鸿钧为何是将权柄交给了古一,原因就在于女娲的哥哥是谁,伏羲。 伏羲又是谁,如今古一的弟子。 这般算来不就将这事交给了古一么。 但古一还不能反驳,毕竟女娲本就是鸿钧弟子,帝辛也确实是亵渎了女娲。 古一见到鸿钧已经有了谋划,索性也不再多说什么,古一并没有什么想要阻拦的意思。
毕竟古一的想法就是让弟子入量劫,从而证道。 如今执掌量劫,也是一次历练。 鸿钧也是看到古一的心态,所以才敢去如此谋划,要不然,古一就在紫霄宫,当着古一面,就算计古一,古一是那般好说话的人么。 鸿钧见到古一同意下来之后,不由得笑呵呵的手指一弹,一道流光就进入了圣母宫中。 圣母宫! 女娲慵懒的躺在云床之上。 对于宅女女娲来说,既然已经证道了,干嘛还要去修炼,好好的享受生活不好么。 但就在这时,一道流光直直飞入了女娲识海之中。 女娲感应到识海之中的信息,不由得脸色一黑,想要开口说什么,但是想到那人的身份,只能悻悻的闭上了嘴。 女娲心念一动,一身端庄的宫装出现在了身上,身影一动,整个人就消失在了圣母宫中。 紫霄宫! 女娲站在紫霄宫门口,开口说道:“弟子女娲,求见老师!” 古一与鸿钧两人互相对视了一眼,随后鸿钧心念一动,大门缓缓的打了开来。 女娲看到大门打开,信步进入其中。 刚刚进入紫霄宫中,女娲就看到了古一正坐在云床之上,心下有些疑惑,不过并没有表现出来,先是对着鸿钧以及古一行了一礼。 鸿钧以及古一都是点了点头,女娲这才站直身子。 鸿钧看到女娲站直身子之后,开口询问道:“女娲徒儿,你今日前来紫霄宫所谓何事?” “老师,弟子此次前来,正是想要询问老师一番,那量劫之事不是一直是老师亲自安排,为何如今却是让弟子前去? 如果老师有什么事情耽搁,三位师兄如今正在洪荒之中,何不让他三人去主持?” 女娲一脸疑惑的对着鸿钧开口说道。 鸿钧听了女娲的话,沉思了片刻之后,这才开口道:“那帝辛在你圣母宫中亵渎与你,自应由你亲自惩戒,贫道如今正是让你可了解因果。” 女娲却是开口道:“老师,那帝辛一事,弟子已经派下灵珠子下凡。 那灵珠子正和封神量劫先行官之命格,到时候自有灵珠子替吾了解此番因果。” 女娲因为古一的原因,没有加入妖族,也不是什么娲皇,只是圣母女娲,自然不能调动什么轩辕坟三妖替他蛊惑帝辛,同时败坏大商国运。 但灵珠子乃是圣母宫中门人,其下界替女娲了解因果也是合适。 鸿钧听了女娲的话,不由得看了看女娲,然后开口说道:“徒儿你有多久没有查看洪荒情况了?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换源app,huanyuanapp】 你那灵珠子如今只剩一缕残魂苟活,如何算得上是你圣母宫之人?” 女娲听了鸿钧的话,不由得一愣。 虽然天上一天,地下一年。 自己也就是睡了几天懒觉,怎么感觉洪荒有些不认识了呢。 那灵珠子可是本宫门人,竟然有人这般不给本宫面子么。 女娲想到这里,也顾不得这里是什么紫霄宫,心神融入天道之中,开始查看灵珠子下凡之后的经历。 在看到灵珠子竟然被太乙真人收为弟子,脸色不由得一沉。 要知道,灵珠子虽然没有拜他女娲为师,但作为女娲宫中的门人,就相当于他女娲弟子,这太乙真人在明知道灵珠子情况下,还敢收为弟子。 虽然没有传授什么道法,但是灵宝可是没少给,显然这是下定决心收徒了。 随后又是哪吒大闹龙宫,阐教与龙宫比斗; 还有灵珠子射死碧云童子,阐教埋伏截教门人。 最后就是灵珠子直接被石矶给打杀了。 看完之后,女娲脸色也是从阴沉变成了铁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