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二章 参帮 (第1/2页)
吕律一手牵追风,一手牵青狗,到了蒋泽伟院子栅栏外边的时候,看到蒋泽伟、王德民和另外两大爷凑在院子里坐着唠嗑。 听到外边传来马蹄声,四人纷纷回头看去。 王德民首先打了招呼。 蒋泽伟要去开院门,被王德民按住: 王德民紧走几步,将院门打开,吕律将追风和青狗在院子外边的树上拴好,这才提了袋子进来,笑着打招呼: 蒋泽伟笑着介绍。 这两人吕律还真不认识,上辈子没见过,应该是在他入赘秀山屯之前就已经过世了。但是,听到蒋泽伟说两人是他多年的老伙计,吕律就意识到,两人跟蒋泽伟的关系匪浅。 很有可能就是蒋泽伟当参把头的时候,参帮的成员。 他冲着两人客气地叫了声: 两人也笑呵呵地冲着吕律笑笑,浑浊目光很快就落在吕律提着的袋子上。 龙跃旺上下打量着吕律,和蔼地说。 张明海也在打量吕律: 吕律点点头: 蒋泽伟不无感叹地说,他看了吕律一眼: 吕律提了猞猁rou,钻进蒋泽伟屋子,四下看了眼,发现这屋子外面看上去破旧,里面的却是有不少看上去很有些年头的家具,都是做工很好用料也讲究的好东西。 不难想象,早些年组建参帮,蒋泽伟应该赚了不少钱,不然也置办不了这么些好家具。 不过,吕律只是随便扫了一眼,将舍利rou连同袋子放在炕桌上,就走了出来。 几个大爷都抽烟,嘴巴含着的烟袋锅,堪称长枪短炮。 尤其是龙耀武,手中一根大烟袋锅很是霸气,粗长的烟杆至少有一米二,上面布满疙瘩,也不知道用了多少年,整根烟杆被摩挲得红润。 这么长的烟袋,怕是装上烟卷后,都得靠别人帮忙点火。 明明牙齿都掉的没剩几颗了,这么重的大烟袋锅,也不知道咋叼得住。 就在院子中,几块石头支起一个灶,上面架了铁锅,此时锅内汤水沸腾,柴火都烧出不少木炭碎渣,看样子,煮了有不少时间了。 明明屋里有灶,却偏偏在院里架设锅灶…… 吕律多少觉得有些古怪。 他到锅边用筷子戳了下,发现rou还不太戳得动,也就走到几个老头子旁边,听他们唠嗑。 张明海长叹一声,伸手拍了拍蒋泽伟:「到长白山放山的时候,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山里密林整天蔽日,虎狼出没,棒槌难寻,危险丛生,不小心就会丢掉小命。就连参帮的祖师爷都是折在那山里头的。 既然想着赚大钱,就该知道厉害,没能活着走出来,只能说天星没那命。」 参帮祖师爷是山东人,一个老把头,姓孙名良,采参经验相当丰富,而且很有义气,带出不少手段高明的采参人,不 过,他最终折在长白山。 传说这老把头死后成了神,常出来显化,化为白胡子老头,引渡迷山的人,指点他们寻获宝参,脱难下山。也就被当成是参帮的保护神,是森帮进山时必须祭拜的山神爷,以祈求在山里得到保护和指点,有个好收获。 这传说,吕律自然是知道的。 张明海直说祖师爷就是折在长白山,多少有点不以为意。 不过,听他们说了寻参的事情,吕律也立刻来了兴趣:他明知故问。 王德民给吕律简单提了一嘴。 这事儿,吕律还是头一次听说,上辈子见到蒋泽伟的时候,他这参帮,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帮派。 在这片大荒里,有一个职业叫放山人,他们以穿梭于崇山峻岭和密林大山中,寻找珍贵的野山参为业。 这群人组成的团队,称之为参帮。据说成员都精通草药辨别,擅长荒野求生。 感觉很神秘。 事实上,在吕律上辈子山货生涯中接触过的寻参人不少,他的理解中,参帮更多的是一群农闲时节进山找人参搞副业的农民兄弟。 真正称得上参帮的,该是那些具有专业素质寻参团队。他们懂得人参的鉴别、保存方法、采集方法,甚至掌握种植方法,还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参的价格的一些更有权势的团队。 但是,不管怎样,参帮在世人眼中,还是被绝大多数人归为山野村夫。 早年间闯关东的,说白了,都是灾民,进入大荒,虽然大荒土地肥沃,但这土地也不是你的啊! 为了寻求生计,许多人都铤而走险。于是这些灾民里面出现了两个较大的选择流派。 一些人给一些胆子大的商人挖矿,主要就是挖金矿,以此换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