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九八零开始_第十五章 过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章 过分 (第1/2页)

    八十年代的农村,一直到九十年代末期,农民几乎没有外出打工的。

    一到冬天,整个农村人都闲了下来。

    如果是在东北,这就叫做猫冬,寒冬腊月啥农活都不干,平时除了吹牛打屁就是埋头造人,或者破冰捕鱼,雪天打猎。

    冬季是上苍在给忙碌了三个季节的百姓,特意放的休养生息的季节。

    沈明成一度认为,政府让农民在冬季出河工,一来是为了疏通河道,二来,应该是消耗一下青壮年过剩的精力,以免他们无所事事再闹出什么乱子来。

    沈乐山既然要准备盘火炕,那肯定要发动群众,集思广益。

    毕竟这火炕在云泽地区还属于稀罕东西,一般人还真的不会搞,就算是有图纸也不好弄,必须得一帮人一起参谋参谋,才能够正式开搞。

    沈乐山吃够了胡搞乱搞的苦头,现在干什么事情,一到拿不准时,就会纠集一帮脑瓜好用的人,一起拿主意,很少独断专行之举。

    所谓集思才能广益,在一些农活建筑等基本小问题,沈乐山还是比较相信大家伙的意见的。

    可如果牵扯到科学研究问题,十里八乡的人,沈乐山一个都不信。

    他可不想再增加一次炼尿的可怕经历。

    但是这盘火炕,谈不上什么科学研究,这特么跟砌锅台,垒烟囱没多大区别,几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反正只要多实验几次,就没有不成功的可能。

    真要是这火炕能搞成,今年冬天大家伙也就不用闲着了,家家户户都得搞。

    云泽地区属于北方城市,但又算不得酷寒之地,冬季没有东北那么恐怖,但因为没有火炕的缘故,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几乎没有多大区别。

    而且云泽地区千百年来的习俗中就没有大白天在家关门的习惯,天再冷,房门几乎都一直开着。

    这种习俗下,本地人习以为常,但外地人可就难以忍受。

    之前有东北来的基层干部,冬天在云泽地区做调研,结果没几天就冻病了,成为乡野间的一桩笑谈,大家都觉得这人身子太金贵,大冬天盖两层被子竟然还能冻病了,简直不知让人说什么好。

    关键他还是来自号称酷寒之地的东北,这特么就更让人觉得搞笑。

    一个东北来的人,竟然在不怎么冷的云泽地区冻病了!

    这就好比是北极熊在非洲给冻感冒了。

    怎么想怎么觉得可乐。

    但只要在东北冬天待过的人,就知道东北冬天的室内和室外俨然两个世界。

    人家东北室外是很冷,可是人家室内暖和啊!

    不像云泽地区,室内室外差不多同一个温度,盖三层被子都感觉不到暖和。

    而且一般人最多只能盖三层被子,如果是盖四层被子,那就太重了,压的人受不了,喘不过气,对常人来说,三层被子已经是极限。

    沈乐山之前去过外面,在有火炕的房间里住过,知道火炕确实暖和,现在连图纸都有了,那肯定要好好琢磨一下。

    农村庄稼人,基本上什么杂活都能干,几乎人人都是泥瓦匠,砌灶台,砌墙啥的,完全难不住他们。

    沈乐山是一个说干就干的性子,在沈明成回家的第二天,他就拉着沈明成先在院内沤了一小坑石灰,然后拉出一批青砖,看着哪天暖和了,就先在院内砌一个土炕的模型试试。

    父子两挖坑、抽水、泡石灰,眼看着石灰将水坑里的水烧开,咕嘟咕嘟冒泡时,热气升腾,弥漫了半个宅院,散发出生石灰遇水反应后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