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盖集续编的续编_第三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2/3页)

好好的写字地方也没有,那里能够静坐一会,想一下。伏园虽然还没有现在这样胖,但已经笑嘻嘻,善于催稿了。每星期来一回,一有机会,就是:"先生《阿q正传》......。明天要付排了。"于是只得做,心里想着"俗语说:’讨饭怕狗咬,秀才怕岁考。’我既非秀才,又要周考真是为难......。"然而终于又一章。但是,似乎渐渐认真起来了;伏园也觉得不很"开心",所以从第二章起,便移在"新文艺"栏里。

    这样地一周一周挨下去,于是乎就不免发生阿q可要做革命党的问题了。据我的意思,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我的阿q的命运,也只能如此,人格也恐怕并不是两个。民国元年已经过去,无可追踪了,但此后倘再有改革,我相信还会有阿q似的革命党出现。我也很愿意如人们所说,我只写出了现在以前的或一时期,但我还恐怕我所看见的并非现代的前身,而是其后,或者竟是二三十年之后。其实这也不算辱没了革命党,阿q究竟已经用竹筷盘上他的辫子了;此后十五年,长虹"走到出版界"(8),不也就成为一个中国的"绥惠略夫"(9)了么?

    《阿q正传》大约做了两个月,我实在很想收束了,但我已经记不大清楚,似乎伏园不赞成,或者是我疑心倘一收束,他会来抗议,所以将"大团圆"藏在心里,而阿q却已经渐渐向死路上走。到最末的一章,伏园倘在,也许会压下,而要求放阿q多活几星期的罢。但是"会逢其适"(10),他回去了,代庖的是何作霖(11)君,于阿q素无爱憎,我便将"大团圆"送去,他便登出来。待到伏园回京,阿q已经枪毙了一个多月了。纵令伏园怎样善于催稿,如何笑嘻嘻,也无法再说"先生,《阿q正传》......。"从此我总算收束了一件事,可以另干别的去。另干了别的什么,现在也已经记不清,但大概还是这一类的事。

    其实"大团圆"倒不是"随意"给他的;至于初写时可曾料到,那倒确乎也是一个疑问。我仿佛记得:没有料到。不过这也无法,谁能开首就料到人们的"大团圆"?不但对于阿q,连我自己将来的"大团圆",我就料不到究竟是怎样。终于是"学者",或"教授"乎?还是"学匪"或"学棍"呢?"官僚"乎,还是"刀笔吏"呢?"思想界之权威"乎,抑"思想界先驱者"乎,抑又"世故的老人"乎?"艺术家"?"战士"?抑又是见客不怕麻烦的特别"亚拉籍夫"乎?乎?乎?乎?乎?

    但阿q自然还可以有各种别样的结果,不过这不是我所知道的事。

    先前,我觉得我很有写得"太过"的地方,近来却不这样想了。中国现在的事,即使如实描写,在别国的人们,或将来的好中国的人们看来,也都会觉得grotesk(12)。我常常假想一件事,自以为这是想得太奇怪了;但倘遇到相类似的事实,却往往更奇怪。在这事实发生以前,以我的浅见寡识,是万万想不到的。

    大约一个多月以前,这里枪毙一个强盗,两个穿短衣的人各拿手枪,一共打了七枪。不知道是打了不死呢,还是死了仍然打,所以要打得这么多。当时我便对我的一群少年同学们发感慨,说:这是民国初年初用枪毙的时候的情形;现在隔了十多年,应该进步些,无须给死者这么多的苦痛。北京就不然,犯人未到刑场,刑吏就从后脑一枪,结果了性命,本人还来不及知道已经死了呢。所以北京究竟是"首善之区",便是死刑,也比外省的好得远。

    但是前几天看见十一月二十三日的北京《世界日报》,又知道我的话并不的确了,那第六版上有一条新闻,题目是《杜小拴子刀铡而死》,共分五节,现在撮录一节在下面——k杜小拴子刀铡余人枪毙先时,卫戍司令部因未了毅军各兵士的请求,决用"枭首刑",所以杜等不曾到场以前,刑场已预备好了铡草大刀一把了。刀是长形的,下边是木底,中缝有厚大而锐利的刀一把,刀下头有一孔,横嵌木上,可以上下的活动,杜等四人入刑场之后,由招抚的兵士把杜等架下刑车,就叫他们脸冲北,对着已备好的刑桌前站着。......杜并没有跪,有外右五区的某巡官去问杜:要人把着不要?杜就笑而不答,后来就自己跑到刀前,自己睡在刀上,仰面受刑,先时行刑兵已将刀抬起,杜枕到适宜的地方后,行刑兵就合眼猛力一铡,杜的身首,就不在一处了。当时血出极多。在旁边跪等枪决的宋振山等三人,也各偷眼去看,中有赵振一名,身上还发起颤来。后由某排长拿手枪站在宋等的后面,先毙宋振山,后毙李有三赵振,每人都是一枪毙命。......先时,被害程步墀的两个儿子忠智忠信,都在场观看,放声大哭,到各人执刑之后,去大喊:爸!妈呀!你的仇已报了!我们怎么办哪?听的人都非常难过,后来由家族引导着回家去了。

    假如有一个天才,真感着时代的心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