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逆_第038章、弗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38章、弗改 (第2/2页)

徭役不得安业、蜀兵将空劳困顿而斗志萎靡、蜀地必然内乱自生,亦乃令我魏国得击之机也!”

    “陛下,我魏国与逆蜀之优劣,莫大于国力悬殊也。”

    “逆蜀地小而民寡,连频兴兵犯我魏国雍凉之地,乃彼不争即亡也!而我魏国地广而民丰,修养生息一岁,可抵逆蜀三五岁之功也!是故,惠窃以为,我魏国当从容而对,彼急则我缓,彼攻则我守,彼退则我扰,不与之争一时之利,而期他日一战灭蜀之功也。”

    呃~

    这是,以国力耗死逆蜀?

    天子曹叡听罢,眉毛微微上挑,眼眸中也泛起了意动。

    只不过,对此献策他并没有做出定论,而是将目光投在了曹真身上。

    此刻的曹真,依旧在耷目沉吟。

    久在行伍之中的他,再怎么蔑视蜀国,都不敢信誓旦旦对天子说,自己此番伐蜀定能将汉中郡夺回来的。

    军争最是偶然。

    战场上突然出现的一个小小意外,就能改变整场战役的走向了。

    只不过,夏侯惠的担忧,终究只是战事推演的最坏结果,也不足以让他放弃伐蜀之念。

    毕竟,侥幸之心不可有。

    但畏手畏脚不敢施为,亦不可有啊~

    至于,夏侯惠后来提出来的伐蜀方略,他直接忽略了。

    有些事情,不在其位是不知道的。

    如仅仅是散骑侍郎、一直在京师伴驾左右的夏侯惠,就不知道雍凉各部将士对伐蜀的请战呼声有多高!更不知道,雍凉羌胡部落看到逆蜀数次出兵犯境并夺了阴平、武都二郡后,已然对魏国有了恣睢不臣之心!

    是故,他在沉吟片刻后,便转头对上了天子曹叡的视线,喟然发叹道,“陛下,稚权所言虽不无道理,然而今我魏国伐蜀之势,乃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

    也让夏侯惠听罢,不由将头微微垂了下来,以免眼中的不甘被看到。

    是啊,他很不甘。

    因为知道,他的苦心思虑与费尽唇舌,最终还是败在了曹真一声“箭在弦上”之上。

    而且,哪来那么多的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

    最初将箭矢搭在弓身上的时候,不也就是自己所为吗!

    真正有大气魄的人,从来都不会感慨什么不得不发,而是径直将弦卸了、将弓身折了!

    唉,事至此,已不可阻矣!

    他的预感没有错。

    当曹真的喟然发叹甫一落下,天子曹叡眼中的意动皆化作了冰消雪融,且还结束了此番计议,“稚权,此间无事矣,你且出宫罢。”

    “唯。”

    夏侯惠恭声而应。

    依次冲着天子、曹真行礼后,小趋步缓缓倒退出小亭,待退得远了些才转身大步离去。

    从龙行虎步之中可以看出,他并没有意志消沉或者怏怏不乐。

    缘由无他。

    上疏反驳伐蜀,他不过是抱着试一试的侥幸心理罢了。

    事顺遂,则欣喜。

    事不可改,略有失落而已。

    因为他上疏的初衷,是想经过此事让天子曹叡知道,他有军争筹画之能啊~

    不过,意外引来曹真的关注,且私下争论的过程中,还让他有了一种迫不及待的心思——该寻个时机,为自身积累些军功了!

    不然,无有军功在身,在有机会争论军争大计的时候,腰杆子都硬不起来。

    只是我才忝为散骑大半年的时间,好像也难征得天子首肯,外放去军中历练啊~

    嗯,得好好等个好时机才行。

    想随着曹真前去伐蜀,那是不可能的了。

    自己才反驳了伐蜀方略呢!

    以曹真的为人自是没有芥蒂的,但汲汲求战的雍凉各部将士肯定会有意见啊~

    哪怕征求天子首肯有幸跟着去了,也不会有机会立功的。

    更莫说此番伐蜀是失利了的....

    不过,淮南战线倒是可以去的。

    如今合肥新城已然在修筑了,也意味着贼吴孙权将要开始源源不断的给满宠送军功了,自己如果能前去淮南,也应该能分润到一些军功吧?

    只是,孙权具体是什么时间引兵犯淮南来的?

    待自己寻到时机去淮南的时候,应该还来得及刷“十万大礼包”吧?

    唉,但愿“生子当如孙仲谋”能坚挺一些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