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9章 预判 (第1/2页)
中午的时候,侯素娥一家三口拎着东西过来。 刚把东西放下。 侯素娥就招呼杨玉坤,让他去外面院子里,说有事跟他说。 “小坤,姐这里遇着一事,需要你帮忙。” “侯姐,什么事,能帮的我一定帮。” “我想让你帮我劝劝你师傅。” “劝我师傅?” “姐直说了吧,我想给我爸介绍一个老伴,一帮我劝劝他。” “侯姐,这事刚才师傅已经跟我说过了,不是我不帮你,师傅说如果我敢帮你劝他,他就把我逐出师门,从此以后再也不认我这个徒儿了。” 侯素娥说有事跟他说,杨玉坤就猜到肯定是让他去劝师傅。 对此。 他只能说抱歉。 不是他不帮这个忙。 是师傅给他下了死命令,他如果敢帮着侯素娥说上半句话,师傅立马会将他逐出师门。 “小坤,你师傅现在年纪越来越大了,让他搬过去跟我们一起住他也不肯去。 我们也不能一天二十四小时守在他身边,真要出点什么事,我们也不能第一时间知道。 给他找個老伴,有个人陪在他身边,我们也能放心一些。” 侯素娥没想到老头子居然提前给杨玉坤打了预防针,不让杨玉坤帮她的忙。 可她给老头子介绍老伴,并不是出于私心,更不是想要给自己找个后妈。 她和老刘之前不止一次让老头子搬过去跟他们一起住,老头子说什么都不愿意。 再过两年老头子就该六十岁了,即将步入花甲之年。 俗话说,岁月不饶人。 随着老头子年纪越来越大,又不肯搬过去跟她们一起住,她们也担心老头子出什么意外情况她们又不能及时发现。 所以,才想着给老头子找个老伴。 有个人陪在老头子身边,她们也能放心一些。 况且,她给老头子介绍的这个老伴,也不是随便找的。 这人是她们院里的一个婶子,早年丈夫牺牲了,有一个在滇南当兵的儿子。 这婶子的儿子也已经成了家,有了妻子和儿女。 妻儿的娘家在滇南春城,平常就住在春城娘家,很少回帝都。 如果老头子和这婶子成了,也不需要他负担什么。 而且这婶子,本身也是一个知书达理的人,以前是大户人家的小姐,能书会画,特别的有气质,还做了一手好仿膳宫廷菜。 除夕那天吃年夜饭的时候,她跟老头子说起了此事。 没想到老头子听后居然大发雷霆,连年夜饭都没怎么吃两口,就气冲冲的回来了。 她知道每年的大年初二,杨玉坤都会过来给老头子拜年。 老头子不肯听她劝,总会听杨玉坤这个徒儿劝吧。 没想到老头子提前预判了她的预判,把杨玉坤给限制了。 “侯姐,伱说这些我都懂,但我真没办法帮你,师傅什么性格你我都清楚。 要我说,给师傅找老伴这是就此打住吧。 师傅对老物件,比对老伴更感兴趣。 你当年和姐夫这事已经让你们之间的关系僵了那么多年,现在好不容易重归于好。 你就别再惹师傅生气了,小心师傅再次和你断绝父女关系。” 如果没有收到师傅的警告,杨玉坤肯定会帮侯素娥劝一下他。 现在师傅已经明确警告过他,如果他在去触师傅的霉头,那就是他这个做徒儿的不懂事了。 刚刚师傅跟他说起自己淘来的那两件老物件,那种神采飞扬的神情。 让他意识到,什么老伴,对师傅来说都是浮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