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打草惊蛇(三) (第2/2页)
看了一下,能够供大队人马登6的,只有渔村那边。 但是,那些渔民既然是靠灵宝寺讨生活,岂能不去通风报信?只要咱们从正面登6,灵宝寺就可以得到风声。到那时候,神慧一定会藏匿起来,亦或者逃离岛屿。 如果咱们调集兵马包围包山,只怕兵马尚未进入湖中,那神慧就会得到风声逃走。” 说着,杨守文用手指了指包山,“这包山上的逃生之路甚多,想要彻底封锁,没有个一两千兵马休想奏效。可你也知道,调动如此多的兵马,怎可能不打草惊蛇?” 狄光远眉头微微一蹙,陷入了沉思。 杨守文说的很有道理,这么大的一座山,到时候神慧真的藏在山里,只怕也不好寻找。 那需要动用的人力实在是太多了,多到狄光远必须要向崔玄暐呈报方可。 总之,不管是用哪一种手段,神慧都会得到消息,可能会提前逃走。 别小看了这个和尚,他身后肯定还有一拨人。一拨能量不小的人。哪怕是知道他现在的藏身之处,可不管是杨守文也好,狄光远也罢,也都不敢轻举妄动…… 谁也不敢保证。神慧这次一旦逃走,还能不能再找到? 想到这里,狄光远忍不住向杨守文看去。 就见杨守文手扶船舷,看着那越来越远的包山,似乎在思考什么事情。 “青之。你可有主意吗?” 杨守文正想要回答,忽听得画舫中传来高戬的声音:“二郎快来,那边是什么所在?”
高戬询问的地方,是太湖一处颇为有名的风景,名为石公山。 因山前有一块形如老翁的巨石而得名,据说在农历九月十三傍晚,可以看到日月双照的奇观。 狄光远自然不好继续陪着杨守文,便折回画舫之中。 而杨守文则长出了一口气,如果狄光远再问下去的话,他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 就这样。众人在湖上泛舟大半日,在日落前返回岸边。 高戬等人倒是心满意足,似乎变得轻松许多。 回到县衙,他们似乎余兴未了,于是有摆上了酒宴,在县衙的花园中赏花饮酒。 裴光庭邀请杨守文前去,不过被杨守文借口疲惫拒绝。 对此,裴光庭倒是没有强求,只好说了几声可惜,便告辞离去。 裴光庭走后。杨守文就找来了杨丑儿,询问了一下他今天前往八仙客栈的情况。 八仙客栈那边一切正常,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生。 倒是杨丑儿从胡麻子和马大嫂那边得到了一些消息,引起了杨守文的注意…… “前些日子。经常有一个人来找李瘸子。 那个人个头不高,矮矮胖胖的,总是喜欢带着一副帷帽,所以看不清楚长相。不过,胡麻子曾在偶然机会下,听到那人和李瘸子的谈话。两人好像提到了什么洞庭乡,左游仙之类的话语。只是胡麻子被李瘸子现,甚至还生了口角。 胡麻子说,那个找李瘸子的人,是本地口音,但是听上去又有些说不清楚的怪异。” 左游仙? 杨守文听到这个名字,顿时大吃一惊。 来到长洲之后,不管是高戬还是他,都曾在暗地里打听过左游仙的事情,但是长洲却无人知晓。 甚至,他们这一行人当中,除了杨守文等几个人之外,知道左游仙这个名字的人并不多。至少,杨守文没有在杨丑儿面前提起过,所以他也不可能说谎话。 左游仙,终于听到了和皇泰宝藏有关的名字。 杨守文又仔细询问杨丑儿,但可以看得出来,那个胡麻子知道的事情确实不多。 不过,有了这个消息已经足够,说明那左游仙的确存在。 让杨丑儿退下,坐在了榻上,拿起王元楷编撰的,下意识的翻看着。突然,他的目光凝滞了,把书摆放在榻桌上,轻声诵读道:昔有吴妃姐妹三人,各居一峰,殊有灵异。山人立祠祀之,号洞庭乡……晋称三山为蓬莱。王嘉撰:海中有三山,其形如壶! 洞庭乡,难道是这个洞庭乡吗? 杨守文忙向前翻了一页,就见前面写有‘三门山’的字样。 这是太湖三门山的一段记录,杨守文蹙眉,沉吟良久,又仔细看了几遍,再次现了线索。 整本吴中杂俎的雕版刻印,基本上都是同一种字体。 唯有关于‘三门山’这一段的记录,杨守文现,字体有些不同,似乎特意加粗了字体。 眸光闪动,杨守文似有所思。 他沉吟片刻,起身正准备走出房间,却听得房门敲响,杨丑儿在门外道:“阿郎,吕先生回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