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四章 王满渡(二) (第1/2页)
苏州,吴县。◎, 提起苏州,就不免让人想起虎丘山。 作为苏州的地标性风景,虎丘原本名叫海涌山。 相传上古时期,这里是一片大海,海中岛屿林立,虎丘山最为矮小。每逢潮起潮落,虎丘若沉若浮,若隐若现,于是就有了‘海涌山’这个叫法。然而,在春秋时期,吴王阖闾与越国交战,因伤重而死。他的儿子把他葬于虎丘,据说下葬三日之后,有人看到一只白色的老虎蹲在山上,于是就把海涌山改名为虎丘山。 而虎丘山里,也有两个非常著名的景物。 剑池就是其中之一。 之所以叫‘剑池’,也有各种传说。 如果从上鸟瞰,池若长剑,故而名为剑池;也有人说,吴王阖闾死后,将三千名剑殉葬,所以才叫做剑池。甚至,还有传说,这剑池就是吴王阖闾墓的入口。 虎丘崖左,有篆文‘剑池’二字,据说是王羲之所书。 月光皎洁,照映在刻有‘剑池’二字的崖壁上,恍惚间似有三千剑气弥漫纵横。 崖前,站立一人。 她一袭黑衣,不过衣服略显宽松,更衬托出身材和体态的娇小。 风吹来,拂动黑衣猎猎,在月光的沐浴下,宛如要乘风归去的仙人一般。 “阿梅,久等了。” 一个柔弱甜美的声音响起,从远处走来一个女人。 她身穿水蓝色袄裙,在胸下束腰,外面则罩了一件半臂。 如果杨守文在这里的话,一定能认出那女人正是吴县苏家的苏娘子。 她步履娇柔,款款而行,若风中摆柳。加上她体态娇小。让人不由得生出怜惜之意。 黑衣女人转过身,朝苏娘子颔首示意。 “能在此欣赏右君神迹,就算多等些时候也无妨。” “此处风大,不如我们换个地方说话?” “算了吧,就在这里,我会感觉比较安全。” 黑衣女子说完便沉默了。 而苏娘子也没有强迫。微微一笑后,轻声道:“皇泰宝藏已经被找到,里面有价值四千万贯的黄金,准备运往神都。” “什么时候?” “现在他们正在清点,如此巨额黄金,估计不会一次性运送。 据阿郎传信,估计会在九月末押送第一笔黄金离开。阿郎的意思是,放过第一笔黄金,咱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最后一笔黄金上。这样一来。风险会相对减少。” “那岂不是说,还要继续等待?” “怎么,舍不得你那个徒弟了?” 黑衣女子闻听,原本清冷的脸上,浮现出一抹暖意。 “我如果耽搁太久,会耽搁了幼娘的筑基。 这件事,最好还是尽快结束,我还要前往蜀州。请阿竹帮忙……不能提早一些吗?” “这个,我会与阿郎商议。” 苏娘子说完。话锋突然一转,轻声道:“阿梅,你真不打算考虑一下阿郎的建议吗?” “什么建议?” “就是幼娘的事情……” 黑衣女子顿时激动起来,厉声道:“这绝无可能!谁也别想把幼娘从我手中抢走,她是我的孩子。” “可你要知道,当初你是从杨守文手里抢来的幼娘。” “哪又如何?” 苏娘子怔了一下。道:“若那杨守文只是昌平县尉之子,你抢走也就抢走了。 可问题是,杨守文而今已声名鹊起,得了圣人的青睐……而且,他的老子也不再是那个一名不文的昌平县尉。他可是弘农杨氏子弟。你不交出幼娘的话,就要面对五大姓之一的郑氏,以及弘农杨氏的追杀。阿梅,我这可是为了你着想呢。” 一个杨守文,还无法让黑衣女子心惊。 可如果加上郑氏和杨氏,让她不得不谨慎起来。 沉吟半晌,她摇头道:“阿兰,你不用再劝我了……幼娘我绝不会交出来。了不起等幼娘得了我衣钵之后,我带她去找杨守文说清楚。如果杨守文还要找我麻烦,我梅娘子又岂会怕了他?这件事就这么说,总之我不会把幼娘交给殿下。” 见梅娘子态度坚决,苏娘子也就不再劝说。 她笑道:“我就知道你不会改变主意,傲如阿梅,又岂会被那一个杨守文所吓住。 好了,我要回去了! 关于黄金的事情,我会和阿郎再商议,你等我消息就是。” “那好,我会住在这附近。 如果有消息,就在剑池旁边那棵古松上系一根红色绸带,我就会在这里等你前来。” 苏娘子点点头,微微一福后,转身离去。 不过,在她转身的一刹那,眼中却闪过了一丝戾色。 阿梅,机会我已经给过你了……既然你冥顽不灵,那阿郎要找你麻烦的时候,你可别怪我心狠。 黎明时,江北下了一场小雨。 雨不是很大,但雨水很凉……一场秋雨一场寒,果然是如此! 杨守文从船上走下来,身上已经多了一件大氅。 码头上,有一群人,还有几辆大车,静静列在那里。当明秀出现的时候,那为首的一个大汉走上前,朝明秀躬身一揖道:“四郎,阿翁听说你要去洛阳,命我等相随。” “要不要这么大的场面,这么多人?” “四郎此次前往神都,代表的是明家的脸面。 小郎君如今不在洛阳,宅子早已荒废,四郎此去,也需要有人照应,还请四郎莫为难我。” “我可以住青之家里的。” 明秀嘀咕了一声,但并没有太坚持。 他扭头对杨守文道:“喏,你开心了……不过。我小叔家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