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九章 西山校场(二) (第1/2页)
洛阳西山,又名龙门山。☆→☆→, 它位于洛阳南郊,坐落于伊水河畔,古称伊阙。 这洛阳西山,有一座非常有名的大佛雕像,就是那尊始建于咸亨四年的卢舍那大佛。 这尊佛像,也是龙门石窟的标志性存在。 据说它是高宗皇帝命工匠依照武则天的样貌而修建,高17米有余,坐落于西山半腰的奉先寺内。 西山校场,就设立于此。 唐高祖李渊攻占长安之后,从太原起义的军队中选拔出了三万禁军,号‘元从禁军’。而到了唐太宗时,又从大户人家挑选健壮青年扩充禁军,号‘飞骑’,以他手下最为精锐的‘玄甲军’为班底组成。在此之后,太宗皇帝又从飞骑之中挑选善骑射者,号‘百骑’,也是禁军的精华。武则天发动武周革命,把百骑扩充为‘千骑’。 而这千骑,就成为武则天的心腹亲军,任何人不可调动。 千骑的营地,就在这西山校场。 一旦洛阳城中发生变故,千骑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然后自上阳宫直入城中。 由此也可以看出,武则天对这次恩科,也非常看重。 自从去年默啜寇边,杀入河北道,一直打到了赵州城下之后,武则天对军备就格外重视。 再加上去年的战事里,发生了太多诡异的事情。 且不说慕容玄崱的投降,以及唐般若的背叛,莫不说明,她在军事上的掌控力不足。 默啜退回塞北之后,并没有偃旗息鼓。 根据边塞传来情报,默啜在退回塞北后。吞并了大大小小十几个部落,实力日渐强大。张仁亶曾奏疏武则天,默啜而今可以轻而易举调集十余万大军。若非西突厥的突骑施在一侧牵制着默啜的力量,说不定默啜又要出兵杀入中原…… 这种情况下,武则天自然希望能提升自身的军力。 但是只依靠那些勋贵子弟,武则天也知道不合适。于是就有了今年这一场恩科武举。 黎明时分,天边露出了鱼肚白的光亮。 武则天率群臣登上了奉先寺的高台,身后是那尊卢舍那大佛,把整个西山校场笼罩在阴影中。 校场外,守备森严。 千骑已经撤出了校场,聚集在奉先寺外。 值守校场的人,是来自南衙十六卫的禁军。 杨守文意外看到那校场外负责检查举子腰牌的人,竟然还是熟人。 窦一郎? 杨守文连忙向向插在辕门外的大纛旗看过去。果然,还真是右豹韬卫特有的旗帜。 看样子。今天负责警卫的,应该就是豹韬卫了。 到了校场,举子们便无法继续带领随从前进。他们把兵器和盔甲包收好,然后拿着腰牌,牵马而行,接受辕门外卫兵的检查。杨守文虽然有征事郎的职位,也不能因此而特殊。所以,他挥手让杨从义等人退下。独自一人牵马进入人群。 今天来参加武举的人,少说有两三百人。 杨守文走在人群中。粗略扫了一眼,心中暗自咋舌。 这些个举子,一个个体格雄壮,满脸的彪悍之气。但一眼看过来,杨守文就先行刷掉了好几个。原因无他,那几个举子长的太凶恶。恐怕是过不得那道辕门。 唐代武举,看得不仅仅是技艺,还要看容貌。 颜值不高的人,甚至连进入辕门的资格都没有……君不见,那辕门外除了卫兵。还有几个官员守在那边。 “姓名!” “杨守文。” 当杨守文走到辕门口的时候,把腰牌递上。 登录名册,负责检查的官员听到他的名字顿时一愣,忙抬头看过来。 “征事郎,也要参加这次恩科?” “是。” 那官员有些惊讶,但是并没有再追问下去,提笔就要通过。 就在这时,一个身着青衫的官员走过来,拦住了那登记的官员,从他手中接过名册,又看了一眼杨守文手中的腰牌。 “不准通行。” “为什么?” 杨守文愕然看着对方,忍不住沉声喝问。 他可不是那种等闲的举子,见到官员先弱三分。 杨守文本身就有官职,而且平日里交往的人,更不泛高官。狄光远、郑灵芝这些人就不说了,相王府的李隆基、凤阁的张说、国子监的贺知章,哪个是等闲之辈。更不要说,他还见过武则天,更在武则天的凤威之下作赋,又怎会怕了一个看门的小官? 他历经过征战,曾转战塞北。 身上的那股子气势,伴随着他这一声喝问顿时爆发出来,吓得那官员不禁后退一步。 可他很快就反应过来! 现在,我是官,你不过是一个应试的举子,怕你作甚? 想到这里,这官员厉声道:“你想做什么?这里是西山校场,不是你撒野的地方。” 杨守文眼睛一眯,手扶鸦九剑。 一股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