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七章 发兵日本,问责天皇 (第1/3页)
第418章发兵日本,问责天皇 大宋庆历八年四月九日。 在大宋海军于能登岛附近海域炮击倭人军队之后约四十天后。 大宋首都开封府汴梁城有飞骑快马跑进皇城内。 信使八百里加急,把消息送来东京。 之所以是四十天后,是因为佐渡岛离杭州口岸太过遥远,接近两千公里。 光在海上报信船就走了三十多天,消息的抵达速度就是这么慢。 不过三月份科学院就在汴河上游的一条支流进行了水电站实验,已经在研究发电的问题。 如果成功建立起一座小型水电站,那么就可以开展有线电报的研发工作。 如此只要在汴梁和杭州之间架起电报线,就能发电报了。 “嗯,那就这么决定便是。” 政制院今天早上的会议是关于黄河治理现状,以及朝廷部级官员出巡制度。 众人不解,考成法实施已经八年了,百官们都已经习惯了,这个时候难道要取消吗? “因为时代变了,以前考成法虽然也是惩罚和奖励制度,但更多的还是朝廷逼着官员在做事,显然已经不太适应如何的时代。” 前者是因为今年就是历史上黄河泛滥改道的年份,朝廷是时候检验这些年的努力是否没有白费,看看黄河如今的情况。 改制之后,朝廷会先让他们担任各阁大学士,等哪个部门的侍郎、尚书任期到了,该退休了,再安排人进去。 “嗯,有道理。” “那具体方法该如何呢?” 赵骏继续道:“现在很多地方反应,官员们每天就只是干完份内的事情,不能说敷衍了事,尸位素餐,但却没多少官员会主动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这种现象并不是一件好事。” “到时候我来做这方面的安排吧,考成法的话也暂时先不取消,一步步减少对官员的强制任务安排,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众人互相对视,纷纷点头,觉得是这个理。 “何事?” 赵骏抬起头看着大家道:“现在国家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如果官员们还是按照以前那样,以考成法只做每日任务显然就已经不太合适。” 所以虽然让官员都有事做,变得勤奋起来,可却不能有效地发挥官员的主观能动性。 而真正管事的却是那位开封府同知包拯,一度引得朝野戏谈知府不是知府,同知不是同知。 后者是因为自从开封府改制之后,以前各地政绩最好的那一批官吏就没有了过渡职位。 原来的考成法其实就是任务制度,比如一个县令,你今天收到朝廷的公文指示,早上收到晚上之前就必须处理,晚上收到第二天中午前必须完成。 他接着指出:“我们应该让官员主动积极地去完成任务,比如今年要让全县百姓都吃得饱饭,穿得暖衣服,解决多少贫困问题,解决多少民生问题等等。” “这个主意好,既解决了百姓的问题,也解决了谁先递补的问题。” 如今工业时代,各地各县就应该因地制宜,做好全面发展。 但这个制度的本质还是上面指派任务,或者县里出现某些突发状况必须处理。而不是你每天都自己主动去找事做,主动去解决县里的困难。 “为何?” “所以确立目标责任制度就很有必要,在官员任期之内,每年都有指标和任务,因地制宜,发展哪些产业。” 说着他沉吟道:“我突然想到了一件事。” 毕竟官场就是一座金字塔,一个萝卜一坑,越往上坑位就越少,政绩好又年轻该被提拔的那可不就只能让人在外面等着吗? 但赵骏觉得这么过渡简直是浪费时间,还不如让他们这些人出去,去各路走一走,看一看,担任巡查组处理各地问题。 “现在这个年代媒体不发达,新闻传播慢,哪怕有报纸也很难都报道出来,很多东西都隐藏在底下,我们在上面什么都看不到,摸不着,还以为这世上海晏河清,太平盛世。” 每天都干指派和规定的任务去了,就不能有效地解决县里的发展问题。 赵骏解释道。 最鼎盛的时候,开封府有六位知府,都是各地政绩优秀的大员准备提拔为各部侍郎,却暂时没有安排的时候先担任这个临时职务。 屋内赵骏环顾众人,对大家说道:“也许说不好各地农村、县城到处都是污垢,什么贪赃枉法、欺压百姓、黑恶势力之类的层出不穷。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