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天字七书_第240章 一乱再乱成散沙,此神彼神相辉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0章 一乱再乱成散沙,此神彼神相辉映 (第2/2页)

将他封为尚书令,这是百官之首,是极大的荣耀。

    但或者是董景珍的话语刺激了张绣,或者他也有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思想,张绣自此之后,自以为功大,任谁都不放在眼里,一心树立私党。

    结党以自固,何况是处于风口浪尖的位高权重者,是一种自杀的行为。

    这再一次触犯了萧铣的逆鳞,他毫不犹豫地将张锈杀掉。

    诛杀张绣,带来的影响是毁灭性的。

    接连杀掉了董景珍和张锈二个元老功臣,这让人怀疑萧铣的能力和品质,他的队伍不好带了。

    从此之后,萧铣手下的故人边将,全都心怀恐惧和怀疑,只要有机会,就会为自己找寻出路。

    日积月累,萧铣已经对局势失去了控制。

    萧梁虽大,已是外强中干,摇摇欲坠了。

    况且,他的外部敌人,是生气勃勃,一路向南的唐朝。

    全国一统,江南必平。

    李渊选择让李孝恭挂帅。

    李世民横扫北方,李神通在山东屡战屡败,江南大地,另一颗将临冉冉升起,他就是李唐的宗室,赵郡王李孝恭。

    这事实上形成了在李唐的开国征伐中,三大军事力量。

    江南历次大战,李孝恭都是名义上的主帅,他属下的核心将领李靖,才是李唐一朝真正的传奇。

    但李靖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相反,因为他是李渊的旧仇,而几次差点被李渊干掉。

    能被李渊视为对手的,当然不是凡间之物。

    李靖容貌瑰伟,文才武略,无不精通。

    他也是隋朝四大名将韩擒虎的外甥,家学渊源,自小就负有盛名。

    他志向远大,未出名时,他经常对人大言不惭地说:“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

    他这并不是不自量力,韩擒虎就非常推许他说:“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矣。”

    持有这种看法的人,并不只有韩擒虎一人。

    权势熏天,眼高于顶的杨素,曾经拍打着自己的座位对李靖说:“卿终当坐此。”

    杨素从不轻易许人,他说封德彝会成为宰相,最终一如他所言,而说李靖也当位列宰辅,同样也是一语中的。

    李靖确实有几把刷子。

    唐朝一人灭二国的侯君集,也是李世民推荐给他的徒弟,并且,侯君集还向李世民告状,说李靖藏私,有很多精微的兵法都没有教给自己。

    李靖淡然加复说,国泰民安之下,他交给侯君集的兵法,已足够克敌了。

    显然,和李靖日日相处,连侯君集都觉得李靖之才汪洋若大海,深不可测。

    而李靖是将才干和功业完美统一的那个传奇。

    于此可见,火力全开的李靖,真会是神一般的存在。

    事实上,李靖每战必胜,每攻必克,并且大有轻描淡写,谈笑灭贼之风范。

    但仔细一看,如果不是李靖,而换成别的将领,很难抓住那些稍纵即逝,不是机会的机会。

    善于在平淡处,抓住和创造机场,一击必胜,这才是李靖最可怕的地方。

    如果说李世民是战略大家,经常以堂堂之师,正面硬耗,然后乘敌之虚,再猛冲猛干,击溃敌人的战略而言,李靖就是战术指挥的高山仰止般的存在。

    对于敌人而言,你的任何弱点,都可能会被李靖以一双洞彻幽微的眼睛看穿,天地之地,你剩不下任何秘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李靖一步步蚕食你的优势。

    只剩下接受失败的命运。

    你甚至完全不明白,就已经失败了。

    这就是李靖号称“近妖”的评价来由。

    但他一样经历了苦逼的人生,因为李靖得罪了李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