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谋划无崖子 (第1/1页)
马大元虽然是丐帮的副帮主,权力很大,也不缺银子,但家里并没有丫环仆人,只有他们夫妻两个。 马大元死后,家里更是只剩马夫人康敏一个人,所以她和白世镜偷情才没被任何人发觉。 现在李哪吒要离家出走,身边也没有任何帮手,只能独自一人上路。 若是康敏本人,她是绝对不敢自己上路的,一旦遇上歹人,她就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局面,下场可想而知。 李哪吒就不同了,即使他现在没有武功,但很快就能将身体强化到这个位面容许的最高强度,再加上他自身的武艺,以及心灵感应、意念移物等能力,就算没有内力,也能横行一方了,自然不怕什么歹人。 走到天亮时,他已经来到了一个市镇。 李哪吒深知丐帮弟子众多,凡是有乞丐的地方,就有丐帮弟子。 为了避免被他们找到自己,所以李哪吒找了家成衣铺,换了一身男装。 可是康敏长的非常漂亮,身材又属于娇小型的,即使穿上男人的衣服,也很容易被看出来,于是他换好衣服后,又走进了一家胭脂铺。 古代的化妆品远不如现代,但对李哪吒来说已经足够了,轻轻松松就给自己换了个容貌,看起来像个瘦小的农家汉子了。 准备好之后,他这才重新上路。 至于去哪,他还没想好,总之是不能留在丐帮的地盘了。 漫无目的的走了三天,李哪吒偶然遇到一起江湖人争斗事件。 争斗双方的身份,和事情的起因,都不重要,他关注的是,这个位面的内力很有意思。 以前李哪吒去的位面,要么是没有特殊能力的普通位面,要么是能够使用法力的超凡位面,从没接触过内力这种东西。 可在这个位面,不存在法力,内力就成了最容易获得的超凡力量。 于是李哪吒决定,找个地方学武! 《天龙八部》中有许多神功绝技,但轻易能获得的却很少。 其中最方便的,当然是无量山下的琅嬛福地,可惜他来晚了,那里已经被段誉撞破了。 还有一个地方,就是擂鼓山的无崖子了。 只是无崖子毕竟还活着,想从他那里得到武功,还得费些心思才行。 要让无崖子心甘情愿的传授武功,最好的办法就是破解珍珑棋局,那就从这里入手。 李哪吒本来是不会下围棋的,但他在《复联》位面时,学过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其中就包括了围棋。 虽然他在围棋上下的功夫不多,但他毕竟是神仙,精神力强大,所以没多久就成了国手。 再加上他熟知剧情,早就知道珍珑棋局的破解之法,自然没什么问题。 但只是破解珍珑棋局还差点意思,毕竟无崖子还没决定用珍珑棋局遴选弟子,所以就算破了棋局,也未必能让无崖子收徒。 他还能用什么来吸引无崖子呢? 美貌? 康敏确实长的很美,这一点倒是符合逍遥派的择徒标准。 但仅仅是美貌还不够,必须得让无崖子觉得,错过这个传人,将是他一辈子的遗憾才行。 这么一分析,他发现自己还真适合逍遥派。 因为他也精通各种杂学,琴棋书画、医卜星象,都略知一二,而且精神力特别强大,学什么都快。 李哪吒想到怎么吸引无崖子的注意了,就是用他超强的学习能力! 心中有了成算,他依然没急着赶往擂鼓山,而是一边赶路,一边找那些为富不仁的家伙劫富济贫。 心灵感应能力,在神话位面能感应百公里之内的事物,在修真位面就能感应十几公里了,而到了武侠位面,就只剩百米左右。 但这个距离已经足够用了,尽管他现在只有身体的力量,依然能在戒备森严的高门大户中来去自如,且能找到任何隐秘的宝库、暗格,当起江洋大盗来,简直如鱼得水。 等到了擂鼓山脚下的镇子时,李哪吒的身家已经不是刚离开家门时的那一点了,而是成为真正的富婆。 有了足够的钱财,行事就更加方便了。 他掏钱在镇子上买了个不错的院落,又招募了几十个丫环、婆子、仆役、马夫等等。
之后又置办各种高档的家具、服饰、日常用品等等,在短时间内就变成了一个富家夫人。 这些都准备好了,李哪吒才坐上一顶低调而又奢华的小轿,上了擂鼓山。 宋朝不时兴轿子,认为这是以人为畜。 但也不是绝对禁绝,比如女眷进山,马车之类的根本无法行走,就只能用轿子。 聪辩先生苏星河,因为被丁春秋逼着装成聋哑人,所以平时根本不和外人来往,连他的八个徒弟都不让常来,就更加不会见外人了。 李哪吒扮做贵妇人前来拜见,理所当然的被拦在了门外,根本见不到。 他对此早有预料,从轿子里递出一个信封,说道:“把这个给聪辩先生看。” 一个仆人接过信封转身进去了,没多久又回来了,态度变得恭敬了很多,请李哪吒进去。 李哪吒在一个婆子的搀扶下,姿态优雅的下了轿子,然后袅袅婷婷的走进小院。 聪辩先生的小院很简单,只有几间木屋,但布置的非常雅致,一看就给人一种这里住着个隐逸高人的感觉。 聪辩先生正坐在院中的一个石桌前,手里拿着几张纸,皱着眉头凝神思考。 李哪吒来到他几步外,福身施礼道:“妾身李氏,拜见聪辩先生。” 因为聪辩先生要装聋哑,所以根本没搭理他。 旁边一个正常人的仆人,替李哪吒用手语翻译了一番。 聪辩先生这才同样用手语比划了一顿,那仆人回头说道:“李夫人,老爷请您坐。另外还要请问,您仙居何处?” 李哪吒道:“妾身李氏,早年嫁给了一个商人。没想到夫君他出外行商时遭遇了劫匪,落得个尸骨无存的下场。妾身没能给夫君留下子嗣,被夫家嫌弃,分了些财物后就被赶了出来。妾身无处可去,娘家人也早已因为遭灾而全都没了,只好随意找个地方安身。妾身自幼爱好杂学,听闻此处有位聪辩先生,故而想来就近求教,就在附近的镇上安家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