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黑火之谜 (第2/2页)
东,这便是在他还未登大公之位时,便记在心中的帝国蓝图,至于西欧的那几个国家… 其全然未放在眼内, 得到‘巴库’城中的‘黑火’,是其统一欧洲大陆,完成即便鼎盛时期的罗马人也未曾做到的壮举。 在看到海岸那场滔天火势之后,伊戈尔的心反而放下了,他料定以‘巴库’中的人力物力,是绝对没可能在短时间内布置好两场足以焚烧大军的大火准备的,即便在其决定东征的第一时间便有人千里奔波赶来报信,也绝不可能, 于是其下令,大举攻城。 而至于另一边的西里尔,他便是那个第一时间推测出帝国远征意在‘巴库’油田,疾行千里赶来与‘巴库’城中各族要员沟通,最终成功说服其等合力守城,布置石油‘黑火’之陷阱的那个人。 几乎是那夜见过霍格尔,与其亲信阿列克回到贫民窟,见到自己的家被屠后,他便不辞而别,只身赶往‘巴库’。 至于他为什么会在看到贫民窟被屠的惨状后,会第一时间预见帝国远征‘巴库’这一事件,还不得而知。 至于那两场大火,西里尔与城中守军先作准备的是南海岸的那一场,那边的准备工作量远远大于城前那场,他们在近海海岸不会被潮涨碰及的地方挖掘出一条二里长的凹陷通道,制作了一条耗时耗力巨大的石油管道,并将其埋于沙滩之下,此工程之浩大已无需言表,日夜赶工亦耗时数月,而当这一工作完成,帝国军那边已打发走了阿拉伯杂军,时间需争分夺秒, 焚毁南巡查军的南门前平地大火,守城军不得不铤而走险,将大规模,如同湖泊般的石油油量泼洒于城前数里处,再尽量以‘油砂’掩埋,‘油砂’之状如同黑色糖蜜,远处望去不过黑色石块,且燃烧起来丝毫不亚于液态石油,准备完毕后南部巡查军已临近‘巴库’所在。 五千名装备完善的大军,根本无需刻意从南门攻城,若是被他们从南门之外的其他三面发现城池的存在,他们由任意一个角度都可以冲破这种规格的土墙,‘巴库’城所做的一切准备则将付诸东流,于是… 西里尔决定铤而走险,唤出数名犹太裔男子,打点好其家人,命其等假装跟踪观察,被南巡查军发现,几人成功完成任务,被射杀当场,将南巡查军一路引只‘巴库’南方正门,布置好‘黑火’陷阱的空地。 若想威慑住帝国大军,便必须以南巡查军开刀,否则海岸线上那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所做的陷阱便毫无意义,而这一切的先提条件就在于… 以霍格尔的‘金甲骑士团’为首的南巡查军是会等候与主力部队汇合之后再全军进攻,还是其要在主力部队赶到之前强攻‘巴库’,这一点至关重要… 幸运的是, 南部巡查军决定强攻‘巴库’,一场大火超额发挥了其价值,余党们也被骁勇善战,拥有黄色兽瞳的‘北突厥’人截杀殆尽,余部被俘。 之后的发展便如西里尔所预料一样,大军赶来见到南巡查军的惨状,未敢轻举妄动,就地扎营的他们缺粮少食也不是什么秘密,近半数量的士卒被遣至就近南部海岸捕食海中食源,如此也正中了西里尔的下怀,那条耗时数月之久,藏于沙滩下的石油管道,也充分地发挥了其价值。 这样的两场大火,不仅给了帝国军人迎头痛击,同时也给予了之后,西里尔能够傲立于万人之中,侃侃而谈,表达自己理念的资格,否则的话… 是没人会听其那在当时几近荒谬的说辞的, 西里尔, 为自己赢得了一个抒发理念,停止战争的机会, 但是… 伊戈尔并没有因此打算放弃, 只待二人手掌一落, 届时此处的一切…… 也将不复存在了。 “住手!!~~” 一个由远及近的声音,打破了这无比沉闷压抑的气氛, 来者赫然正是帝国‘金甲骑士团’团长霍格尔, 此时他的出现… 会左右两位决定性人物的最终决定么? 注解一:坐落在巴库油田的‘巴库’又被称为‘石油城’,早在十世纪即公元900年,‘巴库’便开始挖井汲油,石油产量世界知名,而在当时,也逐渐依赖于石油业,盐业以及农业,成为了‘里海’以西,‘黑海’以东的经济文化中心。 题外话:通常石油是不能被直接点燃的,但中东地区产的属轻质油,可以直接被点燃,石油本身是碳氢化合物,燃烧过后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不完全燃烧会生成碳黑,所以战场留下的只有黑乎乎的焦炭和有些潮湿的地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