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克拉福德奖的颁奖典礼 (第2/2页)
的酒店,酒店位于斯德哥尔摩海滨的绝佳地点,俯瞰瑞典皇宫和老城区。 它距离颁奖的市政厅虽然有两公里,但距离诺贝尔博物馆只有不到五百米。 因独特的位置和特有的文化,自十九世纪,它就成为了重大活动的举办场地,而历届的诺奖得主在颁奖前落脚的酒店都安排在这里。 徐川将手中的邀请函递给了酒店前台,负责服务的是一个颇具西方风情年轻貌美的jiejie。 她接过邀请函看了一眼,又用仪器扫了一遍确认了一下,确定无误后,眼神中闪过一丝讶异,不过职业素养让她露出了标准的微笑。 “徐川先生,您好,欢迎您来到斯德哥尔摩大酒店参加本届的克拉福德奖颁奖典礼,您的房间在1001,这是房卡,请您收好。” “如果您有什么需要,请尽管向我们提出,我们将会尽最大的能力满足你。” 徐川笑着点零头,道:“谢谢。” 接过房卡,徐川刚转身,就发现身后不远处站了两个人。 “欢迎您的到来,徐川先生!” 看到徐川转身,左边穿着灰色西装的带着眼镜,充满了贵族气息的男子快步迎了上来,热情的给了徐川一个拥抱。 “斯塔凡秘书长,跟高兴见到您。” 对于这位老人,徐川自然认识。 斯塔凡·诺马克,瑞典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长,所有的诺贝尔奖颁奖电话,以及颁奖典礼的迎接,都是这位老人一手cao办的。 “恭喜你,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克拉福德奖获得者,你比照片中看着还要更加年轻。” 斯塔凡秘书长笑着看向徐川,打量了一下这位不到十九岁就获得了克拉福德奖的年轻学者。 徐川谦虚道:“谢谢,能获得克拉福德奖,这是我的荣幸。” 和徐川聊了一会后,斯塔凡·诺马克笑着道:“颁奖典礼将在明上午十一点开始,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举办,到时候会有专车过来接你.......” “如果你有什么需要的话,请尽管吩咐酒店的工作人员,他们会尽力满足你,如果有什么特殊的要求,他们会转告给我的。”
“我就不打扰你了,希望你在斯德哥尔摩渡过愉快的几。” 秘书长斯塔凡·诺马克并没有久呆,迎接到徐川,向他告知了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之后便告辞了。 毕竟他还要准备很多其他的工作。 拖着行李,徐川乘坐电梯来到1001号房间。 房间中摆放着一些古老的工艺品,让其充满着历史人文气息,古色古香,宛如踏进了十九世纪。 这并不是什么总统套房,但并不对外开放,这间房间居住过最少数十名诺贝尔奖、克拉福德奖等顶级大学的获得者。 ....... 翌日,上午九点,徐川搭乘着瑞典皇家科学院安排的专车来到了斯德歌尔摩市政厅。 典雅的大礼堂中,徐川坐在第一排,左边是右边瑞典皇家科学院院院长芭芭拉·坎农女士,右边是瑞典的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 在简单的开场白之后,瑞典皇家科学院院院长芭芭拉·坎农女士走上了舞台。 并没有演讲稿,也没有过多的严肃,这位皇家科学院的院长将目光投向了坐在前排的徐川,脸上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而后缓缓开口的道: “今是个很特殊也非常值得留念的日子,在这里,我们将迎来今年的克拉福德数学奖和克拉福德文学奖的颁发。” 顿了顿,芭芭拉·坎农接着道:“实话,接下来我要宣布的消息很让人惊讶,也很让人震撼。” “在今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我们将今年的克拉福德数学奖与克拉福德文奖在同一年同时颁发给同一个人。” “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事件,也打破了一贯的规则,但是相比较获奖者做出的贡献,相信每一个人,每一个学者都会敬佩。” “无论是数学,还是文学,他都做出了巨大的成就,推动了两门学科的发展。” 再度停顿了一下,芭芭拉·坎农女士深吸了口气,接着道: “因在eyl—berry猜想上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利用xu-eyl-berry定理完成的精算体参数计算方法,以及完成对参宿四氢包层内体信息的观察......” “来自华国的徐川,将获得今年的克拉福德数学奖,与克拉福德文奖!” “有请这位年轻而又伟大的学者!” 话落,大礼堂中爆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掌声的。 尽管早在十一月初瑞典皇家科学院就已经正式公布了这一消息,但当芭芭拉·坎农在颁奖典礼上亲口出这个消息的时候,依旧激动人心。 在勐烈无比的掌声中,徐川起身,平稳又迅速的走上了颁奖台,站在了舞台中央,面带笑容看向台下的观众。 与此同时,尚未停歇的掌声再次如潮水般涌起。 这是数百名名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学者,以及数百名来自各领域不同身份的受邀嘉宾,对他为全世界作出的贡献,献上的祝福与掌声。 特别受邀前来参加颁奖典礼的华国学者,更是面红耳赤手都拍肿了。 自从1980年克拉福德奖成立,截止到今年2016年,整整三十六年,这是首位华国籍的学者站在这里。 而且拿到的还是创历史记录的双料克拉福德奖。 “恭喜你,徐川先生!” 舞台上,之前坐在徐川身边的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也走了上来,从两名工作人员手中取过两块金黄的奖牌,为其戴上,并赠与他两本红色的证书。 “谢谢~” 徐川笑着应了声后,微微躬身,方便眼前的老人为他戴上奖牌,然后并抱着证书和古斯塔夫国王热情的拥抱了一下,随即,两人并肩站在一起,面向大礼堂中的嘉宾。 礼堂中,掌声再次响起。 繁多的媒体记者不断的摁响着快门,将这一幕永久的保留下来。 而来自华国的ctv的摄影哥,更是恨不得一秒十八下,让闪光灯常亮。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