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平衡天下之运势!大汉义阳侯,傅介子传承! (第1/2页)
十都九曜八极七元六司五老争道果正文卷第251章平衡天下之运势!大汉义阳侯,傅介子传承!天黑黑。 寅时三刻。 百余名西域使节踏步走入城门,也不禁生出些许感怀: “十二个时辰前,此地仍是建立了数百年的楼兰国,但当吾等到来之时,已成了凉州一郡!” 大多数使节,虽不从属于九州雄兵武途,却也隶属其他序列,具备一定武力,是直属于皇帝与丞相的力量,实力均不低于士阶,甚至还有一位将阶强者,也可谓是半个武卒阶级。 他们虽对青州军有所不满,但内心深处,仍然认可“开疆扩土”这等伟业,出使西域,也是为了国家发展。 皆交口称赞道: “姜将军率三千青州兵,大破楼兰,献颅九鼎,又请得诸葛武侯这等贤相,化国为郡,可谓是大卫骁将!” “是极,此等英雄事迹,若是传回了九州,那些说书人,怕是要说干嘴皮子喽~” “若能请得姜将军,为我等使节保驾护航,那可真是高枕无忧。” 就在这时,有使节忽然察觉到不对劲,扭过头,望向其中一名面相似鹰的中年男子: “婴虎兄,你一直催促我等加快行程,怎到了楼兰,又一言不发了?” 也有使节似笑非笑: “莫非,你同楼兰有旧,不愿他纳入我九州王土?” 被称作“婴虎”的使节,正是大卫丞相的心腹之一。 他讪讪一笑: “只是这穷乏之地占下来又有何用,不过是白白浪费我大卫的国力罢了。” 另一位自诩文臣的使节,立即帮腔道: “不错。” “那些武卒,耗费了国家数之不尽的钱粮,大批土地被强征改为林地药园,以供武卒修行。” “但结果呢,不过是挑起一场又一场毫无意义的战争罢了,三十年前的那场辽东之战,胜了,却也只得到一块苦寒之地,虽能挖取些灵参,狩些皮毛,但至今不曾收回成本。” “而这西域,戈壁沙漠望之不见尽头,可谓是万本一利之战!” 远处。 姜尘从街道的另一头,率领一百五十名亲兵,前来迎接使节团的到来。 凭着将阶的强大五感,诸多使节的争论,早已传入姜尘耳畔,他快步向前,当即开口: “此言差矣。” “依本将看,无论是辽东之战,还是今朝的楼兰,都可谓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声传街道。 众多使节停下脚步,皆抬眼望去,见姜尘穿着一身金青色甲胄,不由惊呼出声: “太岁甲胄!” 事实上。 黄金鱼鳞甲乃是工匠所起,过于直白。 该武官袍问世后,说书人就将此甲称谓,改成了更加威武的太岁甲胄,虽有些僭越,但百姓却更乐意渐渐闻名于九州。 就连青州军内部,也逐渐认可了这一名称。 当看到了这极具特色的甲胄,以及年轻俊逸的面容,诸多使节迅速反应过来: “你就是献颅九鼎的姜将军?” 也有使节嘴角微微上扬,小声打趣道: “那位献上军粮的烧饼百将么?” 姜尘默默无视了黑历史,淡然一笑: “正是。” “还请各位使节随我来,洪将军已经设下宴席,虚位以待。” 说完。 姜尘伸手,指向昔日楼兰王宫,现如今的郡守府。 “好。” 部分西域使节点了点头,向姜尘投来认可的目光。 但婴虎知悉丞相交给自己的使命,就是被此人破坏之后,不由恨得牙痒痒,冷哼一声: “无用之战,何益于国家?” 姜尘踏前一步,以荒野校尉所拥有的强大气血,暗暗爆发出具有压迫感的气势,大声道: “我所言万利,虽是夸张,但也有几点明明白白的大好处,落在我大卫武朝。” “第一!” 姜尘竖起第一根手指: “九州中原,向来武德充沛,故早早攻取了南方,稻米盛行于天下,小麦反倒少有人种植,也因此未有人发觉面食的美味。” “但现如今,麦粉既已问世,北方或可盛行面食,而这千里孔雀河两岸,正是盛产小麦的沃土。” “为我大卫武朝,增千里粮田,这是不是一桩大好处?” 数位使节舔了舔嘴唇,想起了新近盛行的诸多面食吃法,不由食指大动,认可道: “此言有理。” 姜尘笑了笑,竖起第二根手指: “第二。” “九鼎乃镇国重器,平衡天下之运势,每得一份王土,也使得九鼎欣喜一分,更乐意庇护本朝,平衡每年运数,每州运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