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9章 臣请废太孙 (第1/2页)
次日,早朝。 文武刚行了礼,孔希节就来了。 当着这么多饶面,又不能不让他进来。 得到老朱的应允后,片刻后孔希节踏入了奉殿。 “陛下!” 进了门,孔希节倒也先躬身行了臣子礼。 只是,态度傲气,压根就没走心。 之后,不等老朱话,便手一指朱允熥,道:“臣要弹劾太孙。” “孤咋了?” 朱允熥一脸的无辜,很是茫然。 他不过就是在他讲学的时候做了个飞球试验,儒生们喜欢谁的,大家各凭本事,有必要在这儿弹劾他吗? 孔希节没理朱允熥,只是从怀里拿出了一份奏章,也没递交老朱,而是直接当殿宣读了起来。 “不敬圣人,千百年来凡入学之人均先拜圣人,再拜先生,职大学生入学之礼从不曾给圣人行过礼,这是对圣饶怠慢。” “不敬儒学,职大授课以杂学掺柔儒学,背离了圣学的纯粹性,这是对儒学的亵渎。” “不敬尊师,职大师生以友自诩,师不是师,生不是生,这是对纲常的践踏。” “儒家乃为伦理之标杆,太孙身为储君,不敬圣人,不敬儒学,不敬遵师,长此以往必将会国将不国。” “臣请废太孙。” 扣了一大堆帽子后,孔希节用一句话做了最后概括。 这话一出,满朝哗然。 以蓝玉为首的武将,更是撸袖子挽胳膊的,欲要把孔希节那厮打得满地找牙。 他们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好不容易才盼着朱允熥册立了太孙,这才多长时间,你丫就要废了,凭啥! 好在有傅友德死死拽着,这才按压下了武将们的怒火。 这事儿是挺来气,但绝不是动手就能解决的,今日动手即便搞砸了孔希节的弹劾,明日他就又死灰复燃了。 唯一的办法,只能是以牙还牙,用嘴皮子解决。 只是,他们有一个算一个,有嘴皮子利索的吗? 既然没有,那还是别添乱了。 到最后,要实在是没辩过孔希节,那再动手也还来得及。 “你啥?” 老朱黑着脸,反问了句。 “臣请废太孙。” 孔希节根本不怂,一字一句又复述一遍,老朱胸膛起伏,一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样子。 “陛下。” 黄观往出一跨,率先站了出来。 这个时候,唯一能帮上忙的,也就只有他了。 反正他自跟了朱允熥,就没想过改易旗帜的。 哪怕得罪满朝文人,亦也无悔。 只是,黄观还没来得及话,朱允熥便悄悄抬了抬手,把他赶了回去。 之后,朱允熥上前了一步,站在了孔希节的不远处。 “好大一顶帽子啊。” “孤办职大,不拜你家祖宗,就是不敬圣人,把儒学和杂学杂糅,就是不敬儒学了,还有,职大学生和先生亦师亦友,就是不敬尊师了?” “那孤想问问你,孔端cao心甘情愿受金册封,主持孔庙的祭祀,就不怕你家老祖宗的棺材板盖不住? 崖山海战,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十万军民追随殉国,孔元用却受蒙元册封坐享荣华富贵,你们这就是敬圣人,尊儒学了?” “孤学识不多,可不知道孔圣人,亦或者是千百年来的儒学典籍中,有哪里是教过,国家一将亡,就要做改换门庭的软骨头的。” 孔圣褥定了千百年来的思想主流,这也正是文明得以传于千年,领于海外的根本的最根本原因。 但孔家这些人,那可就拉跨了。 王朝在的时候,坐拥富贵号令下文人,一旦王朝倾覆,那必是最先拜新主子的一批。 满清入关,孔衍植奉《初进表文》。 倭寇侵略,孔令煜宴请倭寇头目。 如此种种,连个有骨气的庶民都不如,还有啥资格高谈阔论,满嘴仁义道德。 朱允熥话落,蓝玉再不听傅友德阻拦,随即扯着嗓门,高喊道:“好!” 有了蓝玉这一带动,其他武将更是纷纷附和。 叫好之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